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1日 0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利比亞戰爭像一面鏡子,中國在中東、北非地區的石油利益地位清晰可見:中國石油在該地區掌握的利益,不能和歐美等國的相提並論。
戰爭爆發伊始,中國四大石油公司多次表態,密切關注局勢進程,甚至擔心中國石油在當地的資産利益受到大的影響。中石油總部的一位人士日前表示,主管政府部門和集團高層已就當地局勢及應對預案多次開會討論。
“無論這場戰爭結局如何,中國在當地的石油利益受到的影響不會很大。”宏源證券研究所石化行業研究員柴沁虎向記者表示。他指出,中國本身在當地的石油資産就不多,受到的影響也絕對沒有其他利益資産大國來得厲害。
2000年之後,中國石油企業才開始進入國際市場。而在此之前的一個世紀,英法美等國對中東地區早已垂涎三尺,紛紛佔領橋頭堡,成功蠶食這一全球高品質石油的盛産地。
柴沁虎表示:“中國是國際市場的後進入者,得不到優質資産。”在新一輪的中東石油秩序洗牌中,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剩下的“雞肋”
在利比亞,中國石油企業的區塊利益並不大,主要是國內的一些鑽井、勘探企業為跨國石油公司提供技術服務,而不真正擁有油田權益。
目前為止,中石油在當地最大的油田開採項目,就是2005年中石油集團和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簽訂的17-4區塊勘探産品分成協議(EPSA)。相關的開採量不明。
利比亞並非中東石油重鎮。2009年利比亞剩餘石油可採儲量為58億噸,石油日産量約160萬桶(約24萬噸),僅佔當時全球石油貿易量的2%左右。
利比亞也並非中國在非洲的關鍵戰略根據地。根據渣打銀行全球研究的統計報告,儘管中國進口石油的32%來自非洲,但是中國在非洲的全部進口貿易中,作為石油出口國的利比亞僅僅為該進口貿易貢獻了27.04億美元,佔到中國從非洲整體進口量的6%左右。
相比于利比亞而言,中國更大的石油利益,在更危險更動蕩的地方。
中石油早在2007年就進入了蘇丹石油市場,而安哥拉成為中石化與中海油進軍中東的戰略要地。除此之外,中石油在阿曼、伊朗和伊拉克等地均有相當的油田資産。
“無論是蘇丹、安哥拉還是伊朗,都是國際石油巨頭瓜分後剩下的‘雞肋’。”柴沁虎表示,“這些地區潛在的政治風險很大。”
中石油在伊拉克的遭遇很説明問題。1997年6月,中石油與北方工業公司組建的綠洲石油公司,與伊前政府石油部簽訂了艾哈代布石油開發生産合同。新政府上臺後,合同被迫擱置,直到2008年11月才重訂合同。
“一旦戰事升級,這些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將直接影響合同。”柴沁虎表示。可以想見,一旦利比亞戰事蔓延到這些地區,將對中國在中東為數不多的利益造成直接的影響。
不過他強調,中國在北非中東地區獲得油田所有權的很少,更多的是為跨國石油公司(IOC)提供服務,在工程、勘探、鑽井等環節,“幫別人打工”。
“除了政治風險之外,這些地方開採條件不好,經常會‘鑽幹井’,就是井下沒發現油。”柴沁虎表示,“不過即便戰事擴大到北非中東的其他地方,對打工者的影響也很有限。”
《紅線協定》和美國砝碼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達50%的情況下,在海灣和中東,50%的石油資源國裏面沒有中國的油田。
沙特阿拉伯是中國長期以來最大的供油國,但中國在沙特阿拉伯不擁有任何油氣資産。根據渣打銀行的報告統計,中國從非洲進口石油量排名靠前的五個國家中,只有在安哥拉和蘇丹有自己的油田資産。
這種局面,在近100年前歐美各帝國圍繞《紅線協定》展開紛爭時就已經註定了。1928年的《紅線協定》,是英國和美國的石油公司為了瓜分中東石油資源而達成的第一個協議,是英、法、美、荷在奧斯曼帝國內爭奪石油權力的妥協。
二戰後,美國進一步加大對中東石油的開發和控制力度,最終取締《紅線協定》,建立符合美國全球戰略的中東石油新秩序。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則為美國的國際石油秩序話語權增加了砝碼。
“中東的石油版圖很早就已經畫好了,在國家石油主義的推動下,石油大國和國際石油巨頭的利益空間已經區分,剩下的沒有多少可以給別人。”柴沁虎説。
而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石油企業就在夾縫中生存,他們更多的採取犧牲利潤的方式,努力在中東所剩無幾的版圖上站住腳跟。
2009年底伊拉克內閣正式批准了BP與中石油聯合開發伊南部魯邁拉油田的協議。儘管中標方樂觀認為其産能可以達到285萬桶/天,但是競標獲得的每桶的超量産額報酬只有每桶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