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連平:本輪物價上行週期已近尾聲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2日 1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評論員 周慧蘭 曹理達

  顯然,目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貨幣政策找不到退回去即向寬鬆方向運行的理由。

  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需謹慎

  《21世紀》:近來中東政治突變導致國際油價攀升,日本地震海嘯帶來國際貿易萎縮和世界經濟復蘇放緩的預期;我國房地産加大力度調控的同時,物價上漲勢頭依然不減。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為我國經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貨幣政策的方向會否因此而改變?

  連平(專欄)(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貨幣政策從大的方面看可分成寬鬆、穩健(中性)和從緊;從運行方向看則可分為後退、停止和前進。顯然,目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找不到退回去即向寬鬆方向運行的理由。

  當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繼續推行,國際流動性進一步氾濫,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攀升勢頭,我國輸入型通脹壓力持續加大;國內由土地和勞動力供求失衡導致的農産品價格上漲壓力不小,工資和資源價格上漲繼續加大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外匯佔款增加較多和央票大量到期帶來的流動性擴張持續挑戰M2增速控制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貨幣政策仍應堅持穩健基調,並根據實際需要有所作為。但考慮到近期經濟金融態勢的顯著變化,穩健貨幣政策的調控應更加靈活和審慎;政策工具的運用頻率可適當減低,力度可適當減弱。

  《21世紀》:去年以來,央行已連續九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達20.0%的歷史高位。這樣的調整有無必要?您如何看待這一政策工具的效果?

  連平:儘管近年來採取了許多舉措,當前我國流動性寬鬆局面依然未變。一方面,中外利差明顯存在,人民幣升值預期、投資回報較高;國際流動性氾濫,資本繼續保持流入勢頭,外匯佔款創出新高,未來仍將處於較高水平。另一方面,到期央票資金回籠壓力持續加大。如不加以對衝,流動性就會過度寬裕,對資産價格泡沫和物價上漲構成新的壓力。因此,繼續運用存款準備金率是必要的。

  我們應區分存款準備金率統一上調和差別動態存款準備金率的功能。今年推出的差別動態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根據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存貸比、資産質量等指標,針對性地動態地實施差別準備金率,其重要功能是抑制商業銀行過度信貸投放,緩解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而存款準備金率統一上調則是總量管理,它對於抑制信貸的作用是比較間接的。目前市場上信貸供應偏緊主要與動態差別存款準備金率運用有關,這是信貸管控最直接有效的工具。

  存款準備金率的統一調整也有缺點。由於是總量工具,又具有明顯剛性,因此在解決總量問題的同時,難以兼顧金融市場的結構問題。由於規模、業務、産品和渠道等因素,存款類金融機構吸收存款的能力不盡相同,在存款準備金率統一上調的情況下,部分能力較弱的金融機構,儘管其信貸增速維持在正常水平,但在存款準備金率不斷創新高的條件下,其流動性風險日益顯現。與此同時,由於頭寸偏緊,它們只能在市場上大量融入資金,準備金率上調過於頻繁、時機選擇不當,往往會導致貨幣市場利率異常波動,對於其他工具的運用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還可能通過銀行減少證券資産而給債券市場帶來壓力,影響直接融資的發展。因此,存款準備金率進一步上調應更加謹慎。

  利率:尋求增長與通脹的新平衡

  《21世紀》:去年10月以來,我國存貸款基準利率每兩月上調一次,形成了一輪上行走勢,但負利率的現狀未變,未來是否還需大幅提升基準利率水平?

  連平:目前的利率水平可以説達到了一個中性狀態,當前利率工具使用仍需在保持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脹中尋求新的平衡。今年GDP降速已成定局,儘管我不認為中國經濟會“硬著陸”,但利率工具未來的運用應兼顧經濟增長。

  上半年物價上漲壓力難以消退,短期、中長期、境內外及成本推動等因素相互交織推動物價上漲,土地和勞動力供給不足,導致農産品價格長期看漲,工資和資源品價格上漲加大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高持續帶來輸入型通脹壓力,多年累積的流動性寬裕狀況短期內難以迅速改變,因此預計上半年物價仍有一個上行過程。但我認為,創出高點之後下半年物價上漲態勢會有所緩解,産出缺口收窄預示通脹壓力會減輕;去年以來M1和M2增速明顯放緩;房地産調控將對物價産生下拉作用;本輪物價上行週期已近尾聲;下半年CPI翹尾因素影響會明顯減弱。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應對通脹最主要工具的利率就失去了進一步大幅提升的理由。

  本報評論員 周慧蘭 曹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