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股票和權證:需及時止損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投資股票時,投資者遇上股價下挫時,往往會選擇暫時繼續持倉的策略,等待股價回升,正所謂“留得青山在”,心理上還是有反敗為勝的期望。有時投資者甚至會進行補倉,即股價愈跌便買得愈多,試圖把平均購入價降低,只要股價反彈便可及早脫身。

  當被套牢時,投資者只是消極地等待股價重回買入的水平,其間投資者幾乎是拒絕接受股價有可能一蹶不振的客觀分析,若股價有日僥倖地回到購入價,甚至是接近買入的水平時,投資者便會急於沽出套現。如果投資者當初在買入時設下止損水平,那便不用苦苦等待,期間那筆被“凍結”的資金更有可能已經有更佳的投資機會。

  至於補倉,其實只是心理安慰的行為,除非投資者以非常長線投資,例如以5年、10年為目標,則可傚法基金投資的“平均成本法”來買賣。但問題是投資者有沒有這樣的能耐,又或是有沒有充裕的資金。

  在實際環境中,當股價剛開始回落時,投資者可能還會以補倉為目標;但當股價持續下跌時,投資者除了會開始覺得心淡外(跌市時投資意欲無疑會較低),也會發現手頭上的資金開始緊絀,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應將重注押在單一隻股票上等。

  投資者最終雖然將平均買入價稍稍拉低,但暴露于市場的風險(投資總資本)卻大大提高。即使投資者最初不進行止損,但如果可以冷靜地等待股價在有機會回升前再補倉,而不是愈低愈買的話,那會比較明智一點。

  如果對於權證投資來説,時間的拿捏就更加重要。因為權證是有期限的投資工具,投資者基本上是沒有長時間等待的特權,權證愈接近到期日,時間損耗速度愈快。若正股價不以所預期的走勢出現,投資者便要在預計的時間或價格區域內及時進行止損。

  權證投資四大風險

  由於權證在中國證券市場中屬於相對新生的交易産品,不少投資者對權證的潛在風險了解並不透徹。實際上,正因為這些投資者的誤解和部分資金的不良動機,導致權證投資的風險進一步加大。那麼,權證投資究竟存在哪些風險呢?

  價格波動劇烈風險

  權證是一種帶有杠桿效應的證券産品,《權證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權證跌幅價格=權證前一日收盤價格-(標的證券前一日收盤價-標的證券當日跌幅價格)125%行權比例。一般來説,行權比例為1,標的證券的價格遠高於權證價格,所以,權證跌幅一般都會大於10%。例如, T-1日權證的收盤價是2元,標的股票的收盤價是10元。T日,標的股票跌停至9元,如果權證也跌停,則權證的跌幅將達到10%125%1(10/2)=62.5%,該權證投資者的最大損失將達到股票投資損失的6.25倍。

  價外風險

  按權證的內在價值,權證分為價內權證和價外權證。內在價值為零即無行權可能的稱為價外權證。對於認購權證而言,在權證內在價值為0的情況下,尤其是臨近行權期時,投資價外權證的風險非常大。例如,萬科認沽權證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權證全日單邊下跌,最終跌幅達95%,倒數第二個交易日的跌幅達44.44%,部分投資者的損失則超過100萬元。

  T+0風險

  權證交易實行T+0交易,因為可以當天買賣,蘊含的投機氣氛更濃,權證單個交易日可以被來回買賣N次,導致投資者對於資金動向及買賣市場實況更加難以判斷,市場風險因而進一步加大。例如,某些炒作權證的短線資金大量交易、頻繁回轉,而導致散戶盲目跟風以至於虧損。

  市價委託風險

  除以上風險外,權證交易中還存在因市價委託方式導致的風險,雖然出現這種風險的概率很低,但投資者也應加以注意。例如,2007年2月28日,投資者A以市價委託賣出收盤價0.699元的海爾認沽權證82萬份(實際成交價為每份0.001元),56萬元變成820元,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