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京華時報:瘦肉精重出江湖消費者防不勝防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8日 14: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為什麼瘦肉精這類有毒有害的物質,總是不能從百姓餐桌上絕跡呢?吃的喝的這麼多,哪一樣如果都要防,百姓又怎麼防得過來,怎麼可能不著道呢?

  幾年前為禍百姓的瘦肉精重出江湖,再次讓人膽戰心驚。3月15日,央視曝光《“健美豬”真相》後,許多人第一件事便是檢查冰箱中近期買的豬肉的肥肉有多厚,並在記憶中搜尋有沒有買過那種肥肉極薄的“瘦肉精”肉。

  生活還有更多的防不勝防。你吃過飯店,卻無法知道飯店採購豬肉是否也會這麼細心辨別。孩子們包括我的孩子在內,是雙匯火腿腸這個知名品牌的忠實消費者。儘管有“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的標語、條例、要求,但“瘦肉精”不在檢測之列;而且採購人員專挑那種被瘦肉精喂養出來的“健美豬”。

  為什麼瘦肉精這類有毒有害的物質,總是不能從百姓餐桌上絕跡呢?吃的喝的這麼多,哪一樣如果都要防,百姓又怎麼防得過來,怎麼可能不著道呢?食品安全的網誰來織、怎麼織才能真正讓百姓放心、安心、不膽戰心驚呢?

  在食品鏈條上,儘管環節眾多、各有不同,但大體分為生産、監管、消費三個層面。生産者是放心食品的源頭,必須嚴格監管和懲處,才可能不致為惡。但實事求是地説,對它們的監管多有不易。就以養豬為例,生産企業和個人放不放瘦肉精,你就是24小時盯著也未必能發現。在這個意義上,確保食品安全的重任,就更多地落在監管和消費層面上。

  原本只要監管機制正常,就很容易查出瘦肉精。遺憾的是,監管部門失職,甚至變成了一種坐地收銀的關卡。有的監管人員只管收錢,根本不檢測,甚至幫著作假,用人尿代替豬尿檢測。收了錢,蓋上合格大印,瘦肉精豬便流向了消費層面的各個毛細血管。監管這個最重要的關隘一失,百姓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屏障就沒有了。

  失去監管屏障,我們原本還可以靠消費終端的企業自律、個人提防。但客觀地説,普通消費者不是專家、行家,這種提防太有限。把消費者逼成專家、行家,是一種悲哀。對消費者來説,企業自律,便是放心食品的最後一道屏障。就豬肉而言,就是批發、零售企業和再加工、深加工企業重品牌、講信譽,把瘦肉精拒之門外,賣給顧客的都是信得過的肉。這就是為什麼消費者買肉一般不上小攤而進大超市、不買無名品牌而挑大品牌買的緣故。然而,雙匯這樣的大品牌也不可信,消費者還敢信誰?

  監管虛設、企業無良,瘦肉精焉能不流毒?如果連吃的東西,都這不能放心,那不能放心,還談什麼幸福?  本報特約評論員陳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