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部分出口企業著手佈局 緊盯日本震後“嗅”商機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7日 09: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日本強震後短缺的電力、不便的交通,以及汽車、電子、石化等領域企業宣佈部分停産,給與日本有著密切經濟往來的山東企業帶來不小的“震感”。“震感”過後,已有不少企業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市場機遇,並著手佈局。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孔慶峰教授認為:“日本強震對山東企業的影響有限,而日本不少行業停産後出現的市場真空期,以及日本重建期間形成的巨大內需,更值得我們的企業認真研究和把握。”

  濟南冠和西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其合作商在名古屋、大阪等非重災區,所以企業不僅沒受影響,相反訂單還有增多的跡象。他告訴記者,“原先訂單按計劃都是排一個季度,現在卻要排兩個季度,也就是説客戶連下一個季度的訂單都已經預定了。”

  農産品也不例外。濟南一品農産集團執行總裁曹夢輝分析,長遠來看,作為日本魚米之鄉的東北部地區此次因為海嘯導致海水倒灌,土壤的鹽鹼化治理預計至少需要5年時間,這也意味著中國農産品在未來5—8年內將迎來一輪出口機會。

  青島松下電子部品有限公司管姓副總經理,同樣看好震後機遇。他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生産的一個貨幣識別裝置,被廣泛應用於日本各地的自動售貨機上。這兩天通過和日本方面溝通,此次地震中很多售貨機遭受重創。“預計災後重建這一部分産品的訂單會增加。”

  不過,“蛋糕”也不是那麼容易吃到。孔慶峰認為,農産品、紡織、鋼鐵、水泥、建材行業作為山東傳統的優勢産業,雖説會在日本災後重建時迎來新的市場機遇期,但多年以來中日之間的“政冷經熱”以及日本與東盟國家的不斷交好,並不排除日本方面主動將市場份額轉給東盟國家的可能。

  另外,很多企業作為日本産業鏈上的一環,短期在擴大産能方面也會受到制約。青島松下電子部品有限公司管姓副總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企業使用的銅、鋼、LED、LCD等原材料均要從日本進口,然而受地震影響,其部分供應商已停産或限産,這勢必對供貨週期産生一定影響。談到尋找替代品,他表示“替代産品不是三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且替代品的價格、質量,客戶是否認同,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發揮優勢、主動出擊,才有可能搶佔市場。我省的優勢其實十分突出,如和東盟國家相比,我們與日本地理臨近,在遠洋運輸方面具有成本優勢;另外我省的人才優勢也不可小覷。記者 代玲玲 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