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人民幣升值抑通脹或適得其反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07: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從理論上來講,人民幣升值可以有效抑制通貨膨脹。但國內與國外産品很難實現完全替代,這就無法滿足通過人民幣升值解決國內通貨膨脹的兩個前提:一是進口産品一定要與國內價格漲幅比較大的産品有較強的替代效應;二是升值所帶來的進口産品降價幅度一定要大於國內同類産品的漲價幅度。在商品進口貿易中,存在著資源品進口壟斷和消費品稅收管制,這會變相提高進口商品價格。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預期會誘發國際資本大量流人,引發基礎貨幣大量投放,反而加大物價上漲壓力。

  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國內經濟規模非常大的情況下,真正管理通貨膨脹的主要工具還不是匯率。關於人民幣升值能否有效抑制通貨膨脹一直存在爭論,從周小川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央行在這個問題上是持保守態度的。筆者也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抑制眼下的通貨膨脹作用有限,並可能適得其反。

  理論上的“靈丹妙藥”

  從理論上來講,人民幣升值可以有效抑制通貨膨脹,這主要是基於本幣升值具有通貨緊縮效應。一般來説,本幣升值,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下降,使得國內物價水平降低;同時國內産品價格相對國外同類産品價格提高,導致出口下降,總需求低於潛在産出水平,這樣也會使得國內物價水平下降;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貿易順差降低,還可以減輕外匯佔款壓力,減少“輸入型流動性”。此外,由於短期內名義工資粘性,實際工資相對提高,當實際工資水平經過調整後回到初始水平時,生産成本降低,這樣本幣升值最終導致物價水平的持久性下降。

  在我國目前實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下,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主要取決於貿易政策目標而不是抑制通貨膨脹。但在目前情況下,匯率升值的貿易政策目標正好與抑制通貨膨脹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並行不悖。在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還有助於減輕我國的輸入型通脹壓力。正是由於理論上的完美無缺,使得不少學者和官員都主張放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以人民幣升值作為抑制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現實中可能“火上澆油”

  但是,在實踐中,匯率對物價的影響機制眾多,且不同的影響機制具有各自的傳導特點和傳導速度,所以完美的理論有時很難對實踐做出科學指導。我國廉價的要素成本,使得製成品價格低廉,在國際市場上存在旺盛需求,縱使人民幣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但是外需對匯率變化的敏感度較低,除非加大進口,否則貿易順差難以有效縮小。此外,企業的生産計劃是提前制定的,在短期內很難改變,並且出口模式存在剛性,很難隨匯率變化及時調整,出口下降往往也不顯著。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國內與國外産品很難實現完全替代,這就無法滿足通過人民幣升值解決國內通貨膨脹的兩個前提:一是進口産品一定要與國內價格漲幅比較大的産品有較強的替代效應;二是升值所帶來的進口産品降價幅度一定要大於國內同類産品的漲價幅度。同時,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進口商品價格。但是在現行外貿體制下,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自由進口國外的産品和服務,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價格收益一部分由擁有進口權的國有企業享受,一部分通過加工貿易由外資企業及外國消費者所佔有。另外,在商品進口貿易中,存在著資源品進口壟斷和消費品稅收管制,這會變相提高進口商品價格。

  總之,人民幣升值短期內不僅無助於緩解通脹,反倒有可能推高通脹。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預期會誘發國際資本大量流人,使得資本項目順差增加,外匯佔款引發基礎貨幣大量投放,反而加大物價上漲壓力。

  打好組合拳才是關鍵

  從優化産業結構來説,人民幣適度升值是有必要的。但對於剛剛走出經濟危機陰影的中國經濟來説,人民幣大幅升值對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具有不利影響。在我國外貿領域,50%以上是加工貿易企業,尤其對嚴重依賴出口的中小型加工貿易企業,其交易多以美元結算,人民幣升值會使其利潤被蠶食。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必須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和對職工就業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壓力主要源於國內投資和消費失衡,通過名義匯率的大幅升值來治理通貨膨脹也有本末倒置之嫌。2005年7月匯改以來至201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25%,對歐元匯率累計升值14%,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測算,至2010年末,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14.8%、實際有效匯率升值22.6%。在這6年多的時間裏,人民幣“內貶外升”的趨勢進一步加劇,我國仍然感受到兩次明顯的通貨膨脹壓力,人民幣升值對抑制通脹並沒有出現理論上的積極作用,這説明通脹的根源主要不在於外,而在於內。人民幣升值有助於緩解外部經濟失衡,減輕國際環境對我國的通脹壓力,卻無助於根除通貨膨脹的內生機制。

  因此,抑制通貨膨脹,我國必須採取多管齊下,打好政策的組合拳。儘快理順宏觀經濟運行機制,消除國內經濟失衡,為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加快資源性産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步伐,使商品價格合理反映實際生産成本,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立足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調控物價的基礎上,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切不可為抑制通脹而舍本逐末,打亂匯率改革的方向和步驟。(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