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葉檀:平安證券必須肅清自己的後院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3日 14: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每經評論員 葉檀

  創業板上市就變臉,使證券公司不惜放鬆要求爭奪投行業務的風險水落石出。平安證券最近屢被媒體提及,想必讓他們如坐針氈。

  投行誠信下降,平安證券難辭其咎。

  第一,創業板業績變臉,平安證券是主要推手。

  平安證券連奪去年保薦數量、費用的雙料冠軍。2010年,平安證券以承銷38家公司一舉奪得承銷業務 “冠軍”。截至去年10月,在103家創業板公司中,平安證券保薦了17家公司,共計超募76.68億元,佔據創業板份額16.50%。按超募資金8%的額外收費率保守估計,保薦17家公司超募76.68億元至少讓平安證券多收了6.13億元。2011年1月19日,中國平安公佈旗下子公司平安證券2010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2010年平安證券共實現營業收入38.08億元,同比增長55.38%,其中平安證券的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24.0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29倍。

  越來越引發投資者擔心的是,平安證券保薦的變臉創業板公司數量同樣勇奪冠軍。照此下去,平安證券將獲得利益而輸掉信譽,終會成為投行領域的反面典型。

  截至3月1日,183家創業板公司都以業績快報或年報的形式悉數公佈了2010年度的“成績單”,28家創業板公司業績出現下滑,其中平安證券保薦的有7家,這其中既有業績下滑最大的朗科科技和恒信移動兩家公司,也有去年7月上市“變臉”最快的國聯水産和智雲股份。從2009年6月IPO重啟到去年12月,平安證券共保薦了51家公司上市,除2009年四季度的10家,在剩下的41家公司中,截至2010年12月破發的有17家,佔比高達41%;三季度業績變臉的有13家,比重也超過了30%。

  平安證券保住了數量,沒有兼顧質量。以國聯水産為例,上市即變臉堪稱變臉大王——上市第8天,公司就發佈公告預計中期虧損1200萬~1400萬元。其營收模式屢受質疑,公司解釋千瘡百孔與同類企業無法比較,以往的盈利數據讓人疑竇叢生,而超募資金的使用格外大方。低劣的錯誤讓市場質疑,作為最了解公司的投行人士與保薦人卻沒有半點解釋。由此引出平安證券對投行人士監管不力的追問。

  第二,平安證券保薦人劣跡斑斑,內部管理機制讓人質疑。

  這不是平安證券第一次受質疑。從2004年平安證券取得保薦資格,就出現了業務進取與質量低劣並存的名聲。從2004年~2010年底,在平安證券保薦的33家中小板公司中,有1/6的公司凈利潤3年增長率為負值。

  被媒體譽為最毒保薦人的平安證券明星林輝,光輝業績是保薦5個項目,兩個3年賣“殼”,一個涉嫌造假。林輝對此的解釋是行業因素,“我們保薦公司上市都是嚴格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和程序來辦理的,上市兩年後公司也是按照規定進行監督,但每個行業的情況都不一樣,行業發展前景也不一樣,具體行業要具體分析。”好一個行業因素,看來行業格外虧待平安證券,也格外優待平安證券,否則平安證券怎麼拿得到天量承銷費用?

  另外平安證券的韓長風,共出現在大金重工、晨光生物等6個保薦項目中,其在3個項目中為保薦代表人,另外3個項目為協助人。大金重工刷新了國聯水産的變臉紀錄,去年10月15日剛登陸深交所,上市僅兩天就公佈其凈利潤大降七成。

  不僅保薦人,最近平安證券的研究員也受到質疑。最近的烏龍事件是,中國寶安因為石墨烯概念,股價在短短一個月內暴漲80%,卻澄清並無石墨礦,石墨烯産品還在研發階段,離産業化之路不啻萬里之遙。而最近幾個月大力推薦者正是平安證券的金牌分析師王德安、余兵等人。

  中國上市公司大多誠信不彰,變臉者屢屢有之,而安信證券等同樣因保薦質量受到強烈質疑。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保薦風險大規模集中爆發,不得不讓人質疑平安證券的內部激勵機制出了嚴重問題,以利益為導向而罔顧信用、無視投資者的權益,甚至個人持股恐怕也在想象之中。

  第三,獎懲機制錯位。

  鋻於目前投行存在的亂象,深圳市證監局近期對投行業務進行專項治理。決心雖大,如果沒有嚴厲的懲罰措施就是沒牙老虎,徒具外表。

  根據2009年新修訂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證券上市當年即虧損或證券上市當年主營業務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證監會自確認之日起3個月至12個月內不再受理保薦機構的推薦,但這僅限于主板企業,創業板並不在其列。只要沒有退市機制,創業板就應該囊括其中,否則造假圈錢將氾濫成災。

  證監會對保薦問題極為重視,已發出十幾起針對保薦機構與保薦代表人的處罰。無數會議、培訓、無數規則不如一項重罰,只要那些林輝、帥輝們還在投行市場大有天地,我們就很難看好投行誠信。更重要的是,對於投行業務混亂的證券公司,監管層是否也應該祭出監管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