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1日 0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國企有多少家底 該交多少紅利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回答應不應該增加上交比例的問題,最關鍵的是搞不清有多少家底
孫書博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國有資産究竟達到多大的數目?國有資産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又是多少?似乎沒有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
對於大眾來説,由於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口徑,這一切到目前為止仍是一個未知數。不過,國有企業體制內的高薪酬,卻成為他們唯一能夠對標的對象。
在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商會副會長王永正看來,國企高薪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爭論,是因為普通勞動群體不認同。
“為什麼國家頒發500萬元的國家最高科技獎給專家,沒有老百姓提出異議?為什麼對於私營企業老總每年拿幾千萬元的分紅,老百姓能理解?因為老百姓對於這些在具體領域有特殊才能的人與自己的收入存在差異能夠理解。”王永正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但是,對於國企內的普通員工,在能力、工作經驗上與自己沒有什麼太大差別的,工作內容也大致相同,收入卻會高出3到5倍,老百姓就會感覺不平衡。
有關國企紅利之爭,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受到高度關注。
待遇究竟差多少
隨著對全國兩會期間國企紅利上交問題的關注,有關國企員工的工資待遇的話題也隨之在網絡上升溫。
“剛才‘就業與創業指導’課上,老師請了4位已經求職成功的大四學生跟我們分享經驗,聽了他們的求職、面試經歷和感受,確實有比較大的啟發。但是,重復頻率最高的詞句是‘壟斷’‘國企’‘待遇好’‘民企就算每月1萬也別心動’……”網名為“淡定向日葵”的網友在微博上留言。
2011年新年期間,國內某大型網絡社區關於年終獎的討論結果是:往往大型國企的年終獎“最給力”。網友“蒙汗藥”稱,自己在國資委下屬央企工作,總部在華南。“2010年全行業效益都不錯,今年年終獎比往年相對多了一些。我們分公司的一般職員年終獎在17000~20000元,科級職員在27000~30000元,部門經理大概40000元。”
福利差距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全國工商聯在今年兩會上提交的《關於推動形成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建議》中提供的數據顯示,以多數都是中小企業的私營企業為例,2009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8199元,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55.6%,比2008年降低了2.8個百分點。私營企業一線職工的工資則更低。
從工資增速看,200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了12%,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僅增長6.6%。
從不同所有制企業看,國企工資水平較高,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私營和集體企業工資水平較低。據統計,2009年私營企業、集體企業和國有企業員工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8199元、20958元和35053元,三者比例為0.52:0.6:1。從各行業工資變化看,2000~2008年,最高、最低行業平均工資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1.0%和12.1%,工資差距由2000年的2.6倍上升到2008年的4.77倍。
在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看來,目前討論國企紅利問題,最關鍵是要對國企的員工和高管的收入進行限制,如果是多留下一些利潤能真正用於企業長遠發展,對整個國民經濟還是有好處的。
“但是,目前不僅壟斷行業的高管收入非常高,而且其普通員工的收入也遠遠高於一般性競爭行業。”蔡繼明説。
“玻璃門”普遍存在?
在多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經濟界的委員和一些私營企業負責人看來,我國的壟斷大部分是由政府壟斷造成,而不是通過公平競爭形成的,因此,壟斷行業帶來的高收入應該上交國家,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分配,而不是被截留在壟斷行業內部。
但一位國企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對這一觀點並不認同。“國企紅利毫無疑問是屬於國家的,最近十年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而央企在本輪經濟發展高潮中,也取得了飛速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目前除了少數幾個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領域外,大部分國企已經融入到了市場化的進程中。”
而王永正認為,在國企看來,這些年來國企是憑藉企業的能力得到的信貸資金,得以發展,最終實現利潤,但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説,政策仍然是向國有企業傾斜。
“總理也曾提過‘玻璃門’現象,以銀行信貸為例,有一個‘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行業規則。”王永正説,“銀行更願意把資金貸給國企,其中不僅僅是因為國企一次性貸款的規模大,容易管理,更為關鍵的是將資金貸給國企沒有後顧之憂,不擔心國企還不上,也不擔心國企賠錢。”
“如果是中小企業貸款,哪怕只有十萬元,如果出了事情就會追究這筆貸款投放的相關人員責任。”王永正説。
紅利該交多少?
對於國企紅利應該上交多少的問題,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人員中沒人能給出肯定的回答。
按照2010年1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央企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資源類企業的收取比例由10%提高到15%,一般競爭類企業的收取比例由5%提高到10%。
蔡繼明認為,雖然從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情況看,我國的國企紅利非常低,但目前沒有測算出上交多少最為合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或許最高提高到20%是可以承受的。
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我國工業化還沒有完成之時,如果要高分紅,自然會傷及企業的競爭能力。實際上,目前國企上交的紅利每年都在增加。
全國政協委員、國稅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認為,之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回答應不應該增加上交比例的問題,最關鍵的是搞不清有多少家底。
“政府擁有的資産總量非常大,但是,因為沒有政府的資産負債表和政府資本預算,所以財政系統缺了一大塊。”許善達説,如果有了資本預算,我們可以説這邊是資産,另一邊是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如果有負債就必須明確如何還錢。從目前來看,實際上還有不少債務沒有統計進去,比如四大銀行改造,當時籌集了1萬億特種國債,這個資金是用於給國有銀行增資,因此沒有顯示在一般預算報告中。只能通過資産公司出售部分資産進行償還。但是,償還不足的缺口怎麼辦?由誰來承擔?這些都沒有説法。不僅如此,如果國企有負債,盈利部分是交給一般預算還是還債?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政策。
據新華社報道,國資委研究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近日稱,目前半數以上央企平均資産負債率超過65%。這一數據是對央企負債情況的首度回應。更為現實的問題是,除了央企外,範圍更大的地方性國企的負債情況究竟是多少,仍是一個未知數。
彭華崗認為,國有資本金投入明顯不足;改革重組、解決歷史負擔、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這些都需要用錢。
對於國企收益更多用於民生問題,彭華崗認為,央企回饋社會,除了上交稅收,國有股轉持社保也是重要體現。從2002年至2010年,央企上交稅金從2914.8億元增加到14058億元,超過全國稅收的六分之一;截至2009年底,已有1561.26億元國有股權轉讓給社保基金,佔社保基金財政性收入的41%,這其中有589億元是央企轉讓的。
2010年央企利潤分配情況
2010年央企實現利潤總額為11315億元,大體分配為四部分
●上繳所得稅25%,約2825億元,稅後凈利潤為8490億元
●歸屬少數股東約25%,約2869億元(由於多數中央企業主業資産或主要子公司實現了股權多元化,許多都是上市公司,這25%應歸屬少數股東,所以屬於國有股東的凈利潤為5621億元)
●企業法定留存約25%(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規定,企業需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等留存收益,用於企業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和擴大生産經營等。按歷史數據估算,約為2800億元)
●母公司可支配利潤約25%(通過上市公司分紅和全資子企業上交利潤,真正屬於國有股東母公司的可支配利潤約為2800億元)
上交國有資本收益後資金支出情況
●擴大再生産。2010年中央企業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達到2.3萬億元,相當於當年凈利潤的2.8倍。
●彌補國有資本金投入不足。目前半數以上中央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超過65%。
●解決企業歷史負擔。近年來,國有企業承擔了企業辦社會、冗員安置、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負擔等鉅額費用,僅廠辦大集體人員安置就需要1000億元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業共有離退休人員近500萬人,每年負擔的離退休統籌外費用近400億元;主業優質資産上市後存續企業依然困難,需要大量的費用支出。
●科技創新投入。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將擴大國有資本收益上交範圍
●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
●新增部分主要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