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三大策略掘金高送轉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8日 07: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每到年報如火如荼披露之時,高送轉概念都會成為市場熱點之一。今年與往年卻有所不同,雖然也有一些高送轉股一度崛起,但“見光死”之多,實屬罕見。筆者認為,在目前的市場中掘金高送轉概念,必須認清形勢,把握行情脈搏,不可盲目出擊,需掌握以下策略:

  策略一:提前潛伏

  怎樣才能避免在投資高送轉概念時成為最後的接棒者呢?筆者認為,散戶之所以容易成為最後的接棒者,一是因為散戶沒有信息優勢,二是因為每年炒作高送轉概念具體的側重點不同,散戶有時候很難把握變化的節奏。

  總的來説,今年的主題是“三高一新”。“新”是指次新股,今年次新股送轉特別積極。在已公佈高送轉預案的30家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為次新股。因為一般來説,剛上市的公司財務狀況普遍較好,特別是普遍存在超募現象,因此高送轉有財務支撐;而且,上市一年後,一些公司高管、股東持有的股份陸續解禁,高送轉能激活股性、活躍成交,高管和原始股東減持時就會很容易。

  “三高”則指高股價、高業績、高積累的股票,這“三高”通常是高送轉的必要條件,已公佈預案的多數公司均符合上述條件。統計顯示,已公佈高送轉預案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72元,平均每股公積金為5.8元,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潤為1.4元。

  從往年的經驗來看亦是如此,擁有“三高”特徵的公司往往都會推出高送轉方案。一方面市場看好公司的成長性,另一方面也看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衝動,特別是每股公積金高的公司更是如此。在歷年的高送轉公司中,利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比例要遠高於送紅股的公司。

  近期市場轉暖,普通投資者要把握高送轉的機會,最佳方式就是研究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提前在“三高一新”公司中“潛伏”下來。

  策略二:盯住風向標

  數據顯示,主流機構資金在高送轉類股票上已經佈下重兵,因此投資者在參與高送轉概念時,機構是否重倉持有是一個重要指標。

  以目前漲幅最大的高送轉股華平股份(300074)為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公司十大流通股東幾乎全部為新進成員,其中華夏優勢增長(愛基,凈值,資訊)與華夏復興(愛基,凈值,資訊)在去年四季度分別加倉63.62萬股和10.49萬股,分列第一和第六的位置。中信證券(600030)和西南證券(600369)則分別持有23.22萬股和13.3萬股,位列第二和第五。

  不僅僅是國內的機構,就連QFII也對高送轉概念投注了熱情,日本野村證券旗下的兩家QFII對華平股份也顯得極有信心,分列公司流通股東榜的第三位和第七位。

  雖然近幾日沒有出現暴漲,但一直以來穩步攀升並有著明確高送轉預期的國電南瑞(600406)同樣吸引了大批機構扎堆進入。49家基金公司持有該股13731.2萬股,佔據流通股總額的26.92%,比去年四季度的24.61%有所增加,另外還有兩家保險公司的持股比例從去年三季度的1.18%增至2.24%。有專家認為,受益於智慧電網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速,該公司未來3年將保持50%以上的增速。

  策略三:慎對數字遊戲

  從原理上來説,股本擴張是公司規模擴張的自然要求,高送轉與高成長互為因果,因此,導致股價上漲的原因實質上並不是高送轉,而是隱藏在背後的高成長。當下A股市場對高送轉題材的炒作已有些偏離實質,儼然成為一種數字遊戲,因此投資者須理性對待。

  事實上,次新上市公司都手握鉅額超募資金,一方面為自己和廣大股東發放一些紅包,另一方面也激活股性,公司當然樂此不疲。但有些高送轉則屬於資金故意炒作,更糟糕的是,機構與上市公司聯手,吸引普通投資者跟風接盤,目的是為了配合大股東和高管套現,或者是借機抬高機構解禁期快到但股價還處於破發或盈利很少個股的股價,這樣一來,最終受傷的只會是中小投資者。

  例如,筆者發現有家公司2009年、2010年連續定向增發,部分增發股即將解禁,而這有可能才是連續高送轉的真正原因;還有一家公司的定向增發剛剛獲批,此次高送轉是否是為定向增發保駕護航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上市公司實施高送轉的原因千差萬別,投資者在參與此類投資之時,還是應該儘量從上市公司本身的經營狀況出發,找到真正值得投資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