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蘋果”下載為何易花冤枉錢?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0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蘋果網上商店裏買的程序用不了怎麼辦?”

  “請您核對自己終端的系統是否與該程序匹配。”

  “如果不匹配卻已經付費下載了怎麼辦?”

  “我們默認點擊確認就已自動扣費。”

  ……

  “花了0.99美元新買的程序,卻用不了,錢雖然不多,但我以後可不敢再花錢買程序了。”iPad用戶小張是個標準的“果粉兒”,但他對蘋果店裏的程序卻有些又愛又恨。“這蘋果店也太糟心了,花錢買的程序,卻要自己分辨這個,注意那個,一不留神就花了冤枉錢,就好像吃蘋果吃出了條蟲。”

  程序“摸黑”下載

  用戶購買了蘋果産品之後的第一件事,通常就是迫不及待地登錄蘋果的在線應用程序商店,去下載五花八門的應用程序,否則手中的蘋果設備差不多等於是一個“空殼”——這也正是蘋果産品的魅力所在。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26日,蘋果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的應用程序數量已經達到了32.5萬個。目前蘋果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每個月新增應用程序25421個,如果這樣的增長速度能夠穩定不變的話,那麼今年蘋果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中的應用程序總數量將會突破50萬個。

  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中如此繁多的“上架”商品都是由第三方軟體開發商製作,甚至是個人都能向商店提供自己製作的程序,再由蘋果方面從銷售中“抽成”,但“海量”程序也隨之帶來了程序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某些口碑較差的應用程序界面中,“用戶點評”下一片抱怨聲:“不能用,害我白花錢。”“運行很不穩定,總是自動退出。”

  而且,所有應用程序都存在著是否能和用戶的蘋果設備版本兼容的問題。記者發現,如果在電腦上登錄iTunes中的蘋果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每個程序左側通常有幾行小字,標明該程序所適用的蘋果産品類型及硬體版本,如“程序與iPhone、iPod touch兼容,需要iOS3.0或更高版本”。不過,如果在蘋果設備如iPhone上直接登錄App Store,每款程序介紹則被大大簡化,最為關鍵的“系統要求”也被省略了。用戶小張戲稱,他每次購買程序都是“摸黑”下載,至於自己的iPad能否順利安裝程序那就要碰運氣了。

  輕點鼠標便扣費

  “我每次登錄App Store後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誤操作被扣了費用。”小張説。

  記者發現,如果用戶在一台蘋果設備如iPad上輸入App Store的賬號和密碼進入在線商店後,就會進入“預備”付費狀態。如果用戶看到任何感興趣的程序,只需輕點兩次程序旁邊的標價按鈕,程序的圖標便會“飛到”用戶的iPad桌面上開始下載,與此同時,用戶關聯信用卡內的對應錢數也就“飛”走了。整個過程不到一秒鐘,甚至不需要任何確認。

  許多蘋果用戶表示,這一“便捷”方式大大增加了誤操作付費的可能性,尤其是孩子可能因好奇而點擊付費程序下載。“通常在其他網站進行線上購物時,每一次消費都需要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蘋果商店這種方式‘方便’得讓人擔心。”消費者趙女士表示。

  回應

  誤操作可郵件“申訴”

  “從上手蘋果到現在,我已經‘失誤’好幾回了。”小張一提起來就懊惱不已。但他同時對蘋果的收費方式錶示困惑:“下載了卻不能使用或是無法安裝的程序,為什麼也要收費?”

  針對小張的情況,記者致電了蘋果公司的400電話諮詢,客服表示,蘋果APP商店的東西已明碼標價,同時已經註明所需要的系統配置,因此只要用戶點擊下載,就會被扣費,即使用戶中途終止下載都會一樣被扣費。

  客服人員同時表示,如果用戶是真的由於錯誤操作而點擊了付費下載,可以通過郵件的方式向蘋果公司反映情況,蘋果公司會在72小時之內進行回復。但客戶的“申訴”是否都能獲得解決?該客服人員表示,“只能視情況而定”。

  現狀調查

  蘋果規矩多 “果粉兒”挺心煩

  儘管蘋果的在線應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已經在中國上線兩年多,但蘋果固守的全球經營模式並未“入鄉隨俗”。從支付方式到結算貨幣,蘋果幾乎未針對中國消費者作出任何調整。

  規矩一:只收“國際信用卡”

  春節前購買了心儀已久的蘋果iPad平板電腦,陳先生興衝衝登錄蘋果在線應用程序商店去下載程序,卻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不能通過註冊。“您必須使用維薩、萬事達或者美國運通的雙幣種國際信用卡才能在我們的線上商店消費。”客服人員告訴陳先生。

  陳先生跑到自己的借記卡開卡行辦了張信用卡,並且和自己的借記卡進行了關聯,可以自動還款。趁著新鮮勁兒,他一口氣在蘋果的應用程序商店下載了大約25美元的應用程序。

  以為高枕無憂的陳先生卻在賬單日意外接到了銀行短信:“您的信用卡賬款24.84美元未到賬,請繳納!”原來,他辦理的信用卡不支持貨幣自動兌換,如果在網上用美元進行了支付,就必須使用美元進行還款。或是將關聯的借記卡內的人民幣兌換成相應金額的美元,然後由銀行劃轉還款。

  “真是太麻煩了,現在就連信用卡還款都可以網上進行,我每個月卻需要為了支付蘋果商店的花費而專門跑銀行排隊換美元。”陳先生叫苦不迭。

  規矩二:産品只認美元

  “0.99,便宜。”“1.99,不貴。”“6.99,浮雲。”就在這些“便宜”、“不貴”中,消費者往往忽略了後面的“單位”——美元。

  為什麼明明是中國版的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卻以美元作為結算單位呢?“我們在全球範圍,都是採取美元結算,中國也不例外”,蘋果公司相關負責人的回答底氣很足。消費者對這種“匯率換算遊戲”,卻有些不耐煩,“直接改成人民幣多好,花錢也能花個明白。”但也有消費者對於蘋果的美元核算非常支持,“還是美元的好,全世界都是一個價錢。”

  規矩三:消費不能開發票

  在蘋果的線上商店中,消費者在線下載了付費程序後,只能得到一張發到自己電子郵件中的電子版“付費收據”,而無法獲得紙質收單和正規發票。

  記者登錄蘋果線上商店發現,上架程序中不乏十幾美元、折合人民幣上百元的“高價産品”,不過即使是消費者購買了幾千元的蘋果程序,仍舊只能得到一份“電子收據”。“客戶在我們的應用程序商店裏産生的任何消費,都是不能開具發票的。”蘋果客服人員表示。

  規矩四:消費先“試扣”1美元

  “我明明下載的是免費程序,信用卡還是被扣了1美元!”蘋果用戶論壇上,這樣的“新手帖”比比皆是。據蘋果公司客服人員介紹,這又是蘋果的一個特殊模式。其實這1美元是蘋果用來驗證用戶信用卡的有效性的,用專業術語叫做“預授權”。驗證完成後,該交易會立刻取消,並將1美元返還到扣款賬戶。

  不過,蘋果的“賬戶驗證”並非只進行一次。只要用戶換一台蘋果設備重新使用自己的賬號登錄,或是手機重刷固件、電腦重裝系統後再次進入蘋果在線商店購買程序,蘋果的驗證機制就會再次啟動,造成用戶被屢次扣費1美元的情況。本報記者 沈衍琪 姜煜

  專家説法

  賣程序就該開發票

  蘋果固守的“全球統一”銷售模式是否全都合理?專家指出,蘋果的創新模式從美國推向全球時,其中必然會存在部分不適應當地消費者需求,或是與當地相關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想要擴大市場,蘋果就理應“隨機應變”。

  IT業內相關法律專家表示,從法律角度看,蘋果公司對付費程序明碼標價只是向需要購買的用戶發出了要約邀請,用戶去下載只是對蘋果公司要約邀請作出反應,但並不是用戶就一定要與蘋果公司發生交易,消費者應該有權利在這個過程中選擇是否終止交易。同時蘋果公司也應該對在其商店中銷售的程序進行售後保障。

  此外,按照我國發票管理辦法,“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票。”財政稅務專家李哲表示,蘋果公司的在線應用程序商店作為程序的銷售方,自然也不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