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民工荒:由東慌到西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7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黃燁 實習生 陳莎莎

  對於廣大農民工來説,留守家鄉還是外出打工是一個難題;對於想招工的企業來説,繼續堅守等待應聘者還是再加工資吸引農民工,也是一個問題。這就是今年春節期間中國的用工現狀。

  昨日,記者採訪調查發現,媒體熱炒的“民工荒”現象仍在持續發酵——家住江西贛州的傅先生在電話那頭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浙江一家企業托我在春節期間找100個人去那邊工作,但快20天過去了,我還是沒有辦法招滿;而且,現在不僅是浙江的企業,就連我家鄉這邊的少數企業都出現了工人短缺的情況。”

  現 狀

  東部西部搶人戰

  “民工荒”不是一個新鮮詞彙,早在2004年,媒體就開始輪番爆炒春節期間總是出現的“民工荒”現象,但當時炒作的話題主要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相互“搶人”的問題。到了2011年,“民工荒”現象不僅愈發嚴重,提前到來,更是呈現了擴散之勢——這種現象甚至已從東部沿海地區向傳統勞務輸出的中部和西部地區的不少內陸省份“推進”,因而,相關的紛爭也變成了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搶人戰”。

  在江蘇省,該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佈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江蘇省轄市各類就業服務機構招聘崗位170.44萬個,相比上一季度增長1.15%。與此同時,進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職業仲介服務機構進行登記的各類求職人員149.64萬人,減幅4.51%。一增一減,意味著不少企業不能再“穩坐釣魚臺”,而是要“求人辦事”。

  在上海,春節黃金周剛過,就有400輛長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蘇、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門口”接回農民工,充分體現了上海諸多企業對農民工人才的“饑渴”。

  另據媒體報道,號稱“鞋都”的溫州企業普遍缺工也很明顯,“以成衣、製鞋企業為例,普遍存在10%至20%的用工缺口。去年,一些溫州企業已經因為招不到工人,只能減産”。

  事實上,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省也面臨缺工新問題。據貴州省相關部門介紹,近期,貴州本土企業用工缺口達萬人次,缺工現象十分嚴重,“現有2200余家用人單位在人力資源市場排隊,等候安排進場招聘。同時,2月招聘會展位早在春節前就已經預訂完畢,最早的空余展位已排至3月中下旬”。

  “今年湖北省勞務輸出人數預計將收縮10%至15%左右,至少‘縮水’100萬。”湖北省勞動就業管理局農村處處長李湘泉表示,該省輸送到珠三角地區的農民工至少減少60萬。

  此外,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接受記者採訪時稱,“SOHO中國在北京和上海的項目已相繼開工,由於施工單位的努力,暫時沒有出現建築工人短缺的現象,但我看到,其他行業,如餐飲業等,用工非常緊張。”

  原 因

  缺人實質缺權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院李佐軍指出,“民工荒”根源是“權利荒”,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讓千千萬萬的打工族真正獲得應有的人身權利。有網友就表示,“民工荒只是表象,民心慌才是本質”,首先是人和人之間的不平等。例如,戶籍制度的限制;民工們工資低,拖欠、剋扣工資現象嚴重;勞動時間長,安全條件比較差;缺乏社會保障,職業病和工傷事故多; 培訓就業、子女上學、生活居住等方面存在諸多歧視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張展新則道出更深層次的原因,他説:“這宣告著我國的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已經結束。”他分析,民工荒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國勞動力人口增幅下降以及中西部地區接受勞動密集型産業轉移、經濟發展,勞動力的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

  首先,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已有30餘年,人口結構的變化從城市、農村小學招生人數的下降,新增勞動力人口數量的減少等社會現象中已經有所體現。也就是説,從勞動力供給的源頭上,已經不像從前能夠“無限供給”了。

  其次,像我國這樣一個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的國家,在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必然面臨著國民經濟産業結構根本性調整的問題。去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的指導意見》,要求依託中西部地區産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推動重點産業承接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中西部農民工去東部的人數自然會下降。

  對於民工荒的利弊,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民工荒”是個好現象,説明國家平衡發展的戰略正在發揮作用。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行,東西部地區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所以出現了西部、東部爭搶勞動力的狀況。曾經以“廉價勞動力”取勝的企業將失去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説,受益者是農民工。

  同時,民工荒長期存在倒逼東部企業轉型升級,這將有力地促進我國産業結果優化升級。

  張展新則預測,勞動力市場的現狀將會加速戶籍人口政策變化,勞動力最短缺的地區,將在多個領域出臺針對方便和實惠農民工的“友好型”政策。通過農民工市民化,方便農民工融入城市、解決農民工定居問題等方式吸引更多外來務工人員。

  心 聲

  哪賺錢哪幹

  與沸沸颺颺的“民工荒”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國家統計局監測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全國農民工總數2.42億人。其中,外出就業的農民工總量一直在增長,從2004年的9800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1.53億人。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有如此多的農民工,為什麼各地仍然感覺用工缺口在擴大?

  對此,北京大軍智庫經濟諮詢公司主任仲大軍認為,雖然民工荒並不意味著我國勞動力的絕對短缺,但至少説明新增勞動力的相對減少。“前幾年,我國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口每年凈增1000萬,現在只有五六百萬了,再過五六年,可能只剩下一兩百萬了。但由於經濟發展迅速,新增工作機會要大於這個數目,從而導致了招工緊張。”仲大軍説。

  還有觀點認為,“由於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再加上一些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導致當地對用工的需求增加;而由於國家惠農政策使農業有利可圖,一些農民工在當地走上農業致富道路,這讓外出務工人員基數減少。”

  在業內人士看來,造成用工缺口的,無疑還有“錢”的因素。記者在採訪中就了解到,目前不少完成招工指標的企業,基本上都在工資上作出調整。提升工資成了招攬人才的籌碼。“春節剛過,我們企業開工率就到了80%以上。”昨日,七匹狼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説,“就現狀而言,農民工招收比較順利,因為待遇提高了,吸引了不少人來應聘。”

  “我年前就在思索到底是去上海或北京打工,還是留在江蘇本地打工。四處打聽之後,最終決定留守本地。”昨日,電話那頭,在江蘇打工的陜西人小侯對本報記者坦言,“如今在江蘇這邊工作,也能拿到1900元,比去年提高了好幾百元。而到了上海,工資雖然有2000元以上,但消費水平高,細細想來,還是沒留在江蘇划算。”

  事實上,早在2004年,原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龍永圖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民工荒是對中國勞工工資市場價格扭曲的一種懲罰。當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深入相關省市所作的調研也顯示,一些企業因為工資待遇差導致嚴重缺工。

  應 對

  物質精神一起上

  為了應對用工缺口,全國各地正在打響一場工人爭奪戰。

  在傳統的用工大區長三角、珠三角,企業紛紛用“物質”吸引工人。在浙江省,以雅戈爾為代表的不少知名企業開出的月工資水平已經提高到3000元。在江蘇省,以昆山為代表的用工“大戶”不僅把招工前線直接設到西部省份,也在工資待遇上做出改善。昆山的部分電子企業開出了月工資2500元加五金包休假的招工待遇。

  更讓人驚訝的是,隨著中西部省市大量承接産業轉移,中西部也開始在家門口做起了“留人”工作。以重慶為例,該市就在精神方面鼓勵外出務工人員留在家鄉。據記者了解,早在春節前,正在打造世界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的重慶市政府就向全市外出務工農民工發出慰問信,邀請他們留在家鄉就業發展。

  此外,重慶全市40個區縣還同步舉辦招聘會挽留農民工留在家鄉。據悉,這項招聘活動將持續到4月底,目標是填補70萬工作崗位。

  實際上,在西部大城市重慶,部分企業的招工待遇甚至超過東部地區。以中集(重慶)物流裝備製造公司為例,該公司開出3300元至4000元的工資聘請熟練技術工、焊工、油漆工等,試用期工資也能達到每月1900元,此外,每天還有12元錢的餐飲補助,帶空調、彩電、熱水器和衛生間的公司宿舍每月住宿費也僅30元。

  留人大戰還在傳統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北打響。湖北省的留人大戰叫“春風行動”。只要經過武漢的農民工就可以在車站、碼頭、人力資源市場等處領到一張《春風卡》,上面印有招聘信息和求職提醒。政府部門意圖通過此舉,留住那些正奔赴長三角或珠三角的老鄉們。此外,“春風行動”在留住勞動力的同時還為他們在湖北省內找到“歸宿”。僅2月12日當天,同一個時間段,就有12場專門針對農民工群體的大型招聘會在武漢舉行,甚至有企業在客運站開闢“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