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肖磊:控制CPI的關鍵是能否看懂CPI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5日 10: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騰訊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2011年經濟運行數據

  騰訊財經訊 統計局今日公佈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9%,低於預期。其中,城市上漲4.8%,農村上漲5.2%;食品價格上漲10.3%,非食品價格上漲2.6%。

  財經專欄作家,世元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稱無論是修改統計方法,還是提升大家對CPI的容忍度,其實都是表面工作,1月CPI數據是4.9%,從民眾的感受來講,無法説明物價有什麼具體變化,也不能説明今後的物價會怎麼走。

  在各類貨幣條件等不變的情況下,進出口貿易對物價的影響會以何種方式出現,這是一個比較適合在當下討論的話題。據海關統計,2011年1月我國貿易順差64.5億美元,減少53.5%。貿易順差的減少意味著進口確實在大幅增多。在人民幣不斷升值,國際購買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進口的增長是一種趨勢,如果中國的物價上漲是輸入型的,那麼進口量的增多和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正説明了這一判斷的正確性。據海關統計,1月份,我國在鐵礦砂、大豆、機電産品、汽車等的進口速度均大幅增長,鐵礦砂等進口商品的價格增長速度已達到60%以上。如果再加上原油、銅等金屬的漲價,中國的進口成本已經推動了整個中國下游物價的全面攀升,這是控制CPI先要弄清楚的問題。

  另外一點,沒有需求,誰願意進口。誰先誰後呢!

  在加息的影響下,國內需求有沒有受到影響呢?其實抑制國內需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一件事情,國家要求經濟發展方式發生轉變,而卻一直沒有關注民眾的消費觀念也需要轉變,比如以前大家願意吃土豆絲,現在願意吃薯片;以前願意啃蘋果,現在願意喝蘋果汁、蘋果醋,這類農産品的深加工所消耗的原材料用量較大,需求自然就會增大,而成本也會增大,銷售價格就更高了。所以隨著民眾消費觀念的轉變,對各商品的需求並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大了。

  需求的增大導致了資源的短缺,資源的短缺又會促使進口貿易的增加,輸入型通脹由此而來。至於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如果一味的責怪美元等的貶值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只要是主權信用貨幣,在取消了金本位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控制住貨幣投放量,從英鎊到美元,再到日元,所經歷的命運是一樣的,階段性加息無法改變各國主權貨幣長期貶值這一趨勢,所以中國要面對的是,要麼學習越南,大幅貶值,與美元等國際儲備貨幣進行對抗,要麼就是大幅升值,增加進口能力,滿足國內因消費觀念的轉變而激發出來的需求。目前來看,讓人民幣貶值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大幅升值又不符合我國的國情,因為我國所要面對的是眾多就業人口,一旦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消減就業人口,似乎對社會建設不利。權衡利弊,總得找去一條出路,更不能坐以待斃,那麼用一方面更多的優惠和支持政策去扶持國內企業,擴大就業率,一方面增大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擴大對資源類商品的進口,有助於解決通脹問題,也有助於更快的進入到發展方式轉變的大潮中。有人會擔心,進口的增多不是會影響到進口商品的價格,中國買什麼什麼漲啊;其實不然,日本是一個進口大國,但日本並沒有進口的增多而出現嚴重通脹,反而是因為自身貨幣的不穩定引發了通脹。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越是封閉的政策,越會導致物價的上漲,所以國際貿易的大幅增加有助於物價的下跌。

  潛藏在中國CPI數據背後的,其實是中國經濟發展當中的一個重大課題,如何控制CPI,尤其是民眾和國家如何看待CPI,這才是未來解決物價問題的關鍵。至於加息等問題,我想,國家肯定會順應民意,因為大家天真的認為加息可以控制物價。(財經專欄作家,世元金行高級研究員 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