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專家稱今年中國通脹壓力大整體可控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5日 07: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2011年經濟運行數據

  ABAC“2011年亞太區服務業大會”上國內外經濟學家聚首廣州把脈今年中國經濟

  未來中國經濟走勢如何?通脹壓力會否大增?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為多少?昨天,在ABAC(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2011年亞太區服務業大會”上,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聚首廣州,把脈中國經濟發展走勢。本報專訪了巴曙松、張燕生、陳朝暉等著名經濟學家。根據專家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將為8%左右,我國整體通脹水平可控,今年一季度將是三率齊發密集調控期。

  關於GDP

  “十二五”期間將保持8%增速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家張燕生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增速將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空間:“這種發展水平將大大低於十一五期間11%的增速,實現結構調整,這個過程非常艱難。”同時,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現居民收入與GDP增長的同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預測,2011年中國GDP將保持9%~10%的增長:“回到改革開放30年的平均速度,中國經濟將從今年起進入常態化增長階段。”2009年我國採用超常規刺激政策帶動經濟發展,投入9.59萬億信貸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2010年我國信貸回落到7.95萬億元,逐步回到正常化的經濟階段。

  關於農産品

  國內價格穩中有升 國際糧價存泡沫

  巴曙松認為,雖然目前部分地方出現了糧食價格上漲狀況,但是總體而言糧食與副食品價格走勢仍較平穩。隨著國家對糧食生産與流通環節進一步管理,糧食供應將得以保證,因此糧食與副食品價格將穩中有升,預計不會出現類似2008年因豬肉價格帶來的食品價格連鎖反應。

  “歐元之父”蒙代爾的弟子、經濟學家、美國啟明全球研究院院長、上海啟明金融管理學院院長陳朝暉表示,受投機資金推動,今年全球糧價或會暴漲暴跌:“全球農産品今年進入供給平衡期,但受美國加大流動性推動,全球的投機資金開始進入農産品市場,造成價格過快上漲,糧價已有泡沫。”

  關於政策

  信貸增速回落 一季度或“三率齊發”

  巴曙松表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走勢是影響今年政策節奏與力度的關鍵變量,第一季度或將成為三率齊發的政策密集出臺期,管理通脹預期是調控重點。巴曙松表示,今年中國預計經濟增速已回歸到常態水平,貨幣政策也相應地轉為“穩健”。從央行管理流動性等政策組合的備選工具中,優先使用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最高,央票運用以及貸款投放的窗口指導等都是常用的數量型工具。

  “目前國內的信貸增速已出現同比回落的趨勢。隨著央行緊縮政策進一步實施,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會有調整,這對抑制流動性過剩導致的通脹與資産泡沫會有比較明顯的作用。”巴曙松稱。

  關於CPI

  1月CPI走高只因過節 通脹水平可控

  國家統計局週二(15日)左右公佈1月經濟數據,市場一般估計1月CPI 按年增幅料再度擴大至5.3%。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今年中國通脹壓力大,但整體可控,目前初步判斷今年的通脹形勢會低於2008年的水平。他表示:“有人預測1~2月CPI水平將失控,達到6%的水平,我認為不可能那麼高。”1月份CPI走高主要由於節日消費需求旺盛所拉動,但預計1月份CPI低於2008年8%以上水平。同時,在國家對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發揮作用的前提下,2011年全年的CPI走勢將低於2007年至2008年水平。

  此外,巴曙松指出,目前西方主要經濟體復蘇仍未完成,國際主要經濟體仍在低利率的實施刺激政策,因此,大量套利資金可能會進一步流入國內。外部需求因素對中國通脹形勢影響也需要考慮。

  關於匯率

  今年人民幣升值或達5%

  此外,巴曙松認為,國家或從匯率政策方面來達到管理國內通脹的作用。無論是從抑制通脹還是減少內外失衡的角度看,今年匯率調整的空間預計會高於去年,預計會達到5%的幅度。陳朝暉指出,過去幾年,國內土地、房地産價格猛增,存在著一定的泡沫。美國大量印鈔,可以將通脹壓力轉嫁給國外,但中國卻無法將通脹壓力輸出。未來中國應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除了加大在貿易結算和投資方面的國際化步伐,還將逐步成為多個國家央行的儲備貨幣。

  關於珠三角

  用工荒、漲薪潮促使産業轉型

  廣東率先在全國“騰籠換鳥”,實行産業轉移。“目前珠三角企業説得最多的三句話是用工荒、漲薪潮和産業轉移。”張燕生告訴記者,過去一項調查顯示,1995年~2005年10年間珠三角的農民工收入增加了僅26元,幾乎沒有改變。而在這10年間,珠三角的GDP年增幅為10%,企業利潤增長20%,這表明外來工的實際收入是下降的。這種廉價勞動力大量存在的情況目前已經改變。在土地使用成本上升和通脹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加快産業轉型升級,來應對用工荒問題。“企業需要花費1~3年對外來工進行完整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更高層次的技能,從而生産更高附加值的産品,賣出更高的價格,來應對漲薪潮。這個産業轉型的過程很艱苦的,成本也高,但必須進行。”

  在談及廣州目前産業結構調整與金融業發展協調問題,巴曙松認為要儘量避免“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發展脫節”。目前廣東有良好的實體産業發展,今後可以利用金融服務業對實體經濟調控轉型提供有效引導。 (記者王亮、耿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