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4日 18: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世紀》-財新網
重金屬鎘正通過污染土壤侵入稻米;學者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多地市場上約10%大米鎘超標;中國在多種重金屬污染的稻米之前幾不設防
從一張油漆斑駁的桌子下面,84歲的李文驤老人扯出小半袋大米。顏色純白,略有透亮感,顆粒飽滿,肉眼看不出這些大米有什麼異樣。
但是,經過檢測,這種大米中鎘成分嚴重超標。當地人將這種大米簡稱為"鎘米"。
鎘,一種重金屬,化學元素週期表中排序第48位。在自然界,它作為化合物存在於礦物質中,進入人體後危害極大。
李文驤老人懷疑自己得的怪病與這種大米有關。老人身體還算硬朗,但已經20餘年沒法好好走路了。只要走上不超過100米,腳和小腿就會酸疼難忍。
醫生無法確切診斷,老人乾脆自己命名──軟腳病。他告訴本刊記者,在其生活的廣西陽朔縣興坪鎮思的村,另外十幾位老人也有類似症狀。
從1982年退休回村算起,李文驤吃本村産大米已有28年。多位學者的研究論文證實,該村耕地土壤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就已被重金屬鎘所污染;相應的,所産稻米中鎘含量亦嚴重超標。
醫學文獻已經證明,鎘進入人體,多年後可引起骨痛等症,嚴重時導致可怕的"痛痛病"。所謂"痛痛病",又稱骨痛病,命名于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該國由於開礦致使鎘嚴重污染農田,農民長期食用污染土壤上的稻米等食物,導致鎘中毒,患者骨頭有針扎般劇痛,口中常喊"痛啊痛啊",故得此名。這種病的症狀與李文驤老人所説的軟腳病非常相似。多位學者也直指,思的村不少村民已具有疑似"痛痛病"初期症狀。
類似案例不只出現在廣西思的村。實際上,多個地方均有人群尿鎘等嚴重超標和相應症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無論農業部門近年的抽查,還是學者的研究均表明,中國約10%的稻米存在鎘超標問題。對於全球稻米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來説,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現實。
在鎘之外,大米中還存在其他重金屬超標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研究人員即發表論文稱,中國內陸居民攝入甲基汞的主要渠道是稻米,而非魚類。眾所週知,甲基汞是著名公害病之一水俁病的致病元兇。
一個完整的食物污染鏈條已經持續多年。中國快速工業化過程中遍地開花的開礦等行為,使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鎘、砷、汞等有害重金屬釋放到自然界。這些有害重金屬通過水流和空氣,污染了中國相當大一部分土地,進而污染了稻米,再隨之進入人體。
數以千萬計的污染區稻農是最大的受害者。稻米是他們一日三餐的絕對主食,部分農民明知有污染,但困于賣污米買凈米之間的差價損失,而被迫食用污染大米。更多農民則並不知道自己食用的大米是有毒的,他們甚至不清楚重金屬是什麼。
更為嚴重的是,中國幾乎沒有關於重金屬污染土地的種植規範,大量被污染土地仍在正常生産稻米。
而且,污染土地上産出的污染稻米,絕大部分可以暢通無阻地自由上市流通。這導致污染稻米産區以外的城鄉居民也有暴露危險,而危險程度究竟有多大,目前尚缺乏研究。
思的村怪病
多位土壤學者在其論文和講義中不具名地提到桂林思的村,直稱不少村民具有疑似"痛痛病"初期症狀,且"雞下軟蛋,初生小牛軟骨"
71歲的秦桂秀是思的村又一位"軟腳病"老人。最近四五年間,她總是雙腿發軟,沒有力量,一走路就痛。此外,她的腰也經常痛。她曾到桂林市一家大醫院求治,被診斷為"骨質鈣化"。具體病因,醫生表示不清楚。
她説,本村有此類症狀的不止十幾人,或許50人都有。但本村一位村幹部並不贊同她的説法,認為農村人腰酸背痛是常有的,這樣的統計沒有意義。這位幹部同樣無法解釋如此多人有相同症狀的原因。
事實上,國內多位土壤學者在其論文和公開講義中不具名地提到思的村,直稱該村不少村民已具有"痛痛病"初期症狀;村中曾出現"雞下軟蛋,初生小牛患軟骨病"的現象。
本刊記者向部分當事學者求證此事,學者們修正了上述説法。他們認為,更準確的説法是,部分村民有疑似"痛痛病"初期症狀。學者的尷尬在於,迄今沒有官方或醫療單位確認上述症狀究竟為何病。
2010年12月,本刊記者在思的村走訪時,多位村民私下證實,村中確有不少人渾身疼痛。一位上世紀80年代初從外村嫁來的村民説,當時外村女孩都不願意嫁到本村,説是生的小孩會是"軟骨頭"。她嫁來後發現,這個説法有點誇張,但人們的擔心至今沒有消除。
村民證實,糧食未全面放開前,國營糧庫曾經免收本村公糧。收糧的官方工作人員説:"你們村大米有毒。"該村村民與別村最大不同是,他們只能吃這種"有毒"、國家都不要的大米。
嚴冬中,村莊外的耕地裏滿是水稻收割後留下的稻茬,旁邊一些蔬菜則長得翠綠可人。但這片被稱做大垌田的近千畝耕地確實"生病"了:1986年的實測數字顯示,上述土地有效態鎘含量高達7.79毫克/千克,是國家允許值的26倍。
廣西桂林工學院教授林炳營在該村的研究表明,1986年,該村所産水稻中,早稻含鎘量是國家允許值0.2毫克/千克的3倍,晚稻則是規定值的5倍以上,達1.005毫克/千克。
陽朔縣農業局農業環保站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該片土地重金屬情況至今未有多大改善。一位資深農業專家説,鎘污染具有相當大的不可逆性,土壤一旦被污染,即便經過多年,所産農作物中的鎘含量也僅會有細微變化。
稻田的水源是流經本村的思的河,污染源是村莊上遊15公里以外的一家鉛鋅礦。這家規模並不算大的礦,上世紀50年代起作為本縣國營礦被開採,其時幾乎沒有環保設施,含鎘的廢水作為灌溉用水流進了村民的耕地。
據統計,共有5000余畝土地被該礦污染,大垌田是其中最嚴重的1000畝。後有研究表明,礦山早期廢水含鎘量超過農灌水質標準194倍。
這家鉛鋅礦效益並不好,幾十年間時開時關,目前已轉至私人手中。與此同時,沒有村民明確地知道,這些來自大米中的"毒",是否進入了他們的身體,進入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多數人無法證實身上的痛是一種病,更無法證實其與稻米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