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秒殺購物暗藏“貓膩” 普通顧客常被“算計”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4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記者調查發現有些網商為提高瀏覽量操縱“秒殺”活動

  “秒殺”購物熱近年來在網上興起。打開購物網站的頁面,都會有大量“秒殺”廣告不斷閃爍,以秒為單位的倒計時器飛速跳躍。為搶到超低價格的商品,成千上萬的網民在電腦前不斷刷屏……圍繞網上“秒殺”的是是非非,各方爭議不斷。

  網商設計賺錢“利器” 

  “秒殺”購物吸引眼球

  “秒殺”最早出現在網絡遊戲中,指在短時間內解決對手。網絡競拍中,指網絡賣家發佈超低價格的商品,所有買家在同一時間網上搶購,一般用時只需一兩秒。

  2010年11月11日,淘寶網推出“光棍節”5折“秒殺”促銷:總共吸引2100萬買家,單日交易額達到9.36億元。在淘寶網開立網店的劉鵬(化名),當天網店營業額實現了翻倍。

  隨後,劉鵬又在自己的網店上做了一次“秒殺”活動。他提前一週挂出“秒殺”預告,1天內,每條159元的女褲,“秒殺”價格為98元。當天該款女褲賣出近300條,這是劉鵬單日售出商品量的幾倍。自此,他的網店經常閃爍著“秒殺”二字。

  劉鵬揭秘説,現在網站推廣通常按照點擊次數來計費。一般情況下,一次點擊的價格在0.2元以上,高的達十幾元。儘管每次開展“秒殺”活動需向網站支付2000元,但“秒殺”活動可為網店節省大筆推廣費。

  劉鵬坦言,“秒殺”購物剛出現時,很多商家確實讓利給顧客,但現在越來越“走樣”。當下很多商家先抬高價格,再搞“秒殺”活動;或者宣稱“秒殺”活動,卻安排店員暗中操縱,讓“秒殺”無法進行。

  “秒殺”工具現網常絡

  幕後操作多“貓膩”

  劉穎經常參與“秒殺”。她的“秒殺”要領為:用網速為4M的電腦,可以保證在1秒鐘時間內刷屏;提前5分鐘坐在電腦前,保證第一時間投入“秒殺”。但她近來發現,普通消費者常被“算計”。原來背後“另有黑手”。

  據知情人趙影(化名)透露,“秒殺器”和“職業秒客”的出現,使普通網友參與“秒殺”顯得很可笑。“秒殺器”的出現,使得“秒殺”購物不再公平,並由此催生了大量網上“職業秒客”,提供收費“代秒”(幫別人“秒殺”)服務。

  記者在淘寶網站以“代秒”為關鍵詞搜索,共出現上千個提供“代秒”服務的詞條。記者查看名為“anna33211”的“職業秒客”交易記錄,發現1月11日至13日三天內,其就為客戶成功“代秒”到104件商品。

  調查還發現,一些網店幕後操作,讓網友無法“秒殺”,涉嫌騙取網絡“流量”。

  國內某大型電器商城組織的“秒殺”活動,廣大網民反映未能進入“秒殺”頁面,進入後卻顯示活動結束。其實,網絡商家為了提高瀏覽量,事先發佈預告吸引眼球,“秒殺”開始時設置網絡故障,進行“寶貝已轉移”之類的提示。當系統正常運行後,活動也宣告結束。

  “秒殺”監管困難 

  有關方面應重視

  因為“秒殺”購物問題叢生,劉穎等網友表示,目前對“秒殺”的熱情正迅速消減。

  重慶市消協投訴部主任喻軍告訴記者,網絡購物審查困難,當網店聲稱某商品價格比實體店或其他網店低時,網友極易受騙。喻軍説,“秒殺”營銷目前對其監管基本是空白。在“秒殺”活動中,使用“秒殺器”本身就是一種侵權行為,它侵犯的是顧客的公平交易權。但目前對“秒殺器”的使用主體認定、證據收集工作非常困難,這也增大了監管的難度。希望網友對於商家的“秒殺”活動保持警惕,以免受騙。

  有關專家提醒,“秒殺”作為新型營銷模式,缺乏信息透明機制,如果長期缺失第三方的有效監管,將對整個電子商務産生較大負面影響,有關方面應引起重視。(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