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部分超市價格欺詐仍在上演 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30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見習記者 李仁平

  國家發改委26日通報批評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部分門店存在價格欺詐行為,並要求全國所有超市、百貨等商品零售經營者吸取上述違法經營者的教訓,立即組織開展一次自查。然而,記者調查卻發現,部分超市的價格欺騙行為仍在“明目張膽”地上演。

  1月27日,北京宣武區白紙坊美廉美店促銷品專區吸引了不少前來採購年貨的消費者,在盤碗的促銷專區,黃色促銷標簽上大字標示“8元促銷品”。然而記者細看,在碗的區域又貼有小標簽,標示5元;而盤子的區域又分別有4元、5元、8元、10元不等的價格標簽。

  正在挑選盤子的一位女士向記者抱怨,“根本分不清哪個是4元,哪個是5元,服務員也説不清楚。”記者發現,在盤子區域總共不過3種花色的盤子,而價標卻超過3個。

  記者在促銷專區選了三個盤子、一個碗。結賬時的賬單卻顯示,其中的兩個盤子是5元,另外一個盤子是13.20元,碗是5.85元,均超出標價。

  而就在1月24日,記者曾在此促銷專區購買過同款盤子和碗,當時的賬單是:一個盤子為10.50元,另一個為16.50元,碗為7.50元。

  對此,超市相關負責人員給出的解釋是,標簽不一樣,只能按標簽的價格結算。

  排在記者前面的女士在結賬時要求結賬人員報出每件産品的價格。她告訴記者,在超市購物,標簽價格和結賬價格有出入的事情時有發生,尤其是促銷品,這是她長期受騙之後找到的應對措施。

  然而,記者隨機採訪的消費者中間,多數人很少看賬單,即使發現結算價格和標價不符,也礙于退貨的麻煩,不去理論。

  在超市工作過的小劉告訴記者,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這早已是超市“心照不宣”的營銷模式,如果消費者發現,大不了就是退貨,超市沒有損失,但大多數消費者還是高價買走了所謂的特價商品。

  對於商家的違法行為,國家發改委提醒廣大消費者發現違法,及時撥打12358價格舉報電話。然而,記者多次撥打舉報電話,均是“人工服務正忙,請稍後”。

  專家表示,嚴查商家的失信行為,單靠國家某個機構的監察難以實現,對此,社會監督是更為有益、有效、節約的舉措,而要實現社會監督、全民監督,暢通的舉報渠道必不可少。春節期間是購物高峰期,普通消費者受騙事件在往年時有發生,暢通、方便的舉報實屬個體消費者的福音。作為普通消費者,也更希望有關部門的嚴查、監管日常化,而非“季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