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7日 08: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2010年全年宏觀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GDP增長10.3%,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成為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一大亮點。而自2010年12月以來,在國際主要股市大多上漲的背景下,中國股市連續重挫,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上證指數快速下跌16%。如此“熊態”不禁讓廣大投資者困惑:如果説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錶,那麼,中國經濟與A股市場為何出現如此鮮明的背離現象?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次暴跌的主要原因有:
一、從國際層面看,前期歐洲債務危機的不斷惡化,導致避險資金向美元區回流,美元暫時性升值打擊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從而重創了2319上漲行情的領頭羊——資源類個股,極大的打擊了市場信心。
二、從國內層面上看,通貨膨脹預期加劇了市場對未來緊縮貨幣政策的擔心。最近一段時間,央行對存款準備金率不斷上調和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顯示出央行抑制通貨膨脹的決心。在未來資金面偏緊的預期下,市場做多動能受到抑制。此外,通貨膨脹控制的預期也導致2010年的明星板塊——消費類板塊持續下跌,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人氣。
三、中小板,創業板高估值現象比較普遍。一方面由於部分股票的過度炒作,另一方面由於一級市場不斷的高溢價發行,造成中小板、創業板普遍處於高估狀態。泡沫不斷積累最終導致了大量做空動能的集中釋放,加之此兩類股票流通盤較小,流動性不足,進一步加劇其下跌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小板,創業板股票的慘烈下滑以及新股破發潮的涌現並沒有阻止一級市場中的高溢價發行現象。如果高溢價發行狀況遲遲不能得到緩解,中小板,創業板依舊難見起色。
四、複雜多變的行業背景下,大盤藍籌難“給力”。從估值角度而言,現階段銀行,地産板塊較低的市盈率水平決定其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具備不錯的投資價值。而短期內複雜多變的行業背景使得多方倍加謹慎。就銀行板塊而言,一方面,從緊的貨幣政策抑制了銀行放貸能力,可能會導致其營業利潤的減少;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後,央行逐步加強對銀行業的宏觀審慎性管理,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市場對銀行再融資行為的普遍反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銀行板塊低估值的吸引力。就地産板塊而言,居高不下的房價預示著未來政策面對房地産可能會有進一步限制措施出臺。房地産行業未來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樣限制了做多信心。
五、年底效應的影響。由於年底各路資金需要結賬清算並派發紅利,導致一部分臨時性做空動能的釋放,同時,節前氣氛導致各路資金暫時“偃旗息鼓”。
展望後市,雖然國內未來面臨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和偏緊的貨幣政策預期,但中國實體經濟長期穩步發展的大環境並沒有改變。加之隨著各國央行聯手購買歐元區國債的護駕行為,歐元債務危機陰影將會逐漸過去。同時,美聯儲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帶來的效應將會顯現。
伴隨著過量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新的投資機會,美元有很大可能將會重新步入貶值趨勢,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有進一步上升動力。而中國良好的實體經濟環境和未來人民幣升值預期將會吸引國外資金的進一步流入。
從技術面看,隨著近期最強勢的高鐵板塊的補跌和中小板、創業板高估值個股的重挫,殺跌動能得到快速釋放,市場有望在2656缺口附近得到支撐,同時構形成1664,2319下來的第三低點,構築新的上升趨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