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海調低“十二五”GDP增速 預計今年不樂觀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3日 0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月上旬,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大幕漸次拉開,各地方政府出臺的“十二五”規劃將在人大會上陸續被審議,梳理各地兩會熱點話題,“民生”“轉型”“創新”成為頻頻被提及的關鍵詞,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地方政府如何精彩開局?我們將陸續報道地方兩會以饗讀者。

  1月16日,2011年上海兩會開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會議地址沒有選擇之前兩會慣用場所 上海展覽中心,而選擇了在2010年給世人留下“成功、精彩、難忘”印象的世博園裏的世博中心召開。

  2011年,上海兩會的重要任務就是審議上海“十二五”規劃和佈局“十二五”開局之年工作,而會議放在世博中心召開,上海方面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希望借助世博會留下來的理念、精神和經驗等寶貴遺産來推動未來上海創新轉型發展。

  調低GDP

  “十一五”期間,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上海經濟發展經歷了2009“最困難”一年和2010“最複雜”一年。從2008年開始,上海連續保持了16年的兩位數增長紀錄終結,當年GDP增速僅有8.7%;2009年,這一數字則為8.2%,繼續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上海“兩會”開幕前舉行的上海市政協提案知情座談會上,上海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士就坦陳,預計上海“十二五”期間GDP年均增速將放緩到8%左右。而2011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形勢不容樂觀,甚至可能是1995年以來最為嚴峻的一年。

  由上海社科院最新組織撰寫的《2011年上海經濟藍皮書》就直陳上海2011年面臨的“複雜”形勢:開局年上海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需要解決發展中長期存在的舊問題,包括傳統外需推動模式難以維持;投資儲備不足,政策退出風險壓力臨近,而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體制缺陷和監督不完善的條件下效率難以提高;已有産業格局不適應低碳趨勢;郊區新城綜合功能與大都市多元化發展要求不符等等。

  “諸多複雜問題交織,加大了政策選擇的兩難局面,也給上海經濟帶來嚴峻挑戰。”《2011年上海經濟藍皮書》主要撰寫人之一、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沈開艷研究員表示。

  今年兩會上,上海市已經將2011年GDP增速定位在8%,這與2010年10.3%的增速相比已經調低不少。

  “ 十二五 期間,上海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經濟增速不可避免要下滑。”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特聘顧問王方華教授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這種下滑是上海經濟轉型期的“必然結果”,也是“必須的陣痛”。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這是1月21日剛剛通過的上海“十二五”規劃對未來上海發展做出的基本論調,上海市市委書記俞正聲認為這是上海“要堅持的道路”。他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上海十分現實而又緊迫的任務,動力在於創新,在於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在於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形成發展的新優勢。

  “現在也確實到了該轉型的時候了。”上海市“十五”、 “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發改委區域規劃專家諮詢組成員朱榮林向記者表示。他説,過去發展重視經濟指標而忽視社會指標,而經濟指標考核的是收入,不考慮效應,現在經濟回落是到了該還這些債的時候了,轉型就是要轉變這些發展思路。

  “十一五”期間,上海發展留下了太多遺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起色不大,區域經濟龍頭地位尚未確立,以及對外輻射和服務全國能力尚顯不足等,未來轉型又談何容易?

  在沈開艷看來,由資本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是城市在高級發展階段轉型的基本方向,但當前上海的創新條件離發達國家創新城市的標準仍有較大差距,創新條件不足的背景下,上海在“十二五”開局年只有通過包括理念、體制機制、城市經營管理、産業體系和技術等方面的多元創新形成上海轉型動力,才能推動上海向創新驅動階段發展。

  開闢浦東主戰場

  在上海“十二五”規劃中,“建設創新開放的浦東”被單獨列為一章。根據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浦東發展的目標是爭創國家改革示範區,建設“四個中心”核心功能區,打造戰略性新興産業主導區,根據設定的目標,2015年浦東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比重提高到50%左右,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佔全市比重達到50%左右,航運業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預見的是“十二五”期間,浦東仍是上海發展的主戰場。

  在上海的“四個中心”建設中,浦東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直接對口金融中心建設。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上海除了將加快建設陸家嘴金融城,推進陸家嘴地區深度開發和擴容,深化與外灘金融集聚帶的聯動發展,還將加快建立全國性金融資訊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張江金融信息服務産業基地,積極推進國家金融創新試點在浦東先試先行。

  在上海兩會上,上海市有關領導就曾表示,如果上海“十二五”期間能夠取得制度的創新和政策的突破,那麼大半都是落在浦東。

  毫無疑問,浦東新區是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載體,但浦東並非沒有競爭者,作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強力競爭者,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在剛剛結束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佈的關於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建議中得到鞏固,並明確提出“提升”其地位的要求。此前,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擔心國家全力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會導致香港的邊緣化。

  另外,上海各個有條件的區縣也都試圖分一杯羹。

  比如黃浦區依託外灘,也提出要打造外灘金融聚集帶,並已經吸引了東方證券,東方證券資産管理公司以及國泰君安資産管理公司等入駐。此外,盧灣區也提出打造金融“特色片區”,重點發展證券期貨、融資租賃、投資管理、財務管理、資産管理等五大金融服務行業。

  70%重大基礎項目在郊區

  城鄉一體化發展是上海“十二五”期間的重大任務,上海郊區的發展被提到幾乎與浦東相等的重要地位上來,這在之前是很少提到的。

  根據上海“十二五”規劃相關內容顯示,郊區發展定位已經十分明顯,“十二五”規劃中突出強調要堅持城鄉一體、均衡發展,把郊區放在現代化建設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將建設重心轉向郊區。

  上海市市長韓正在兩會上也透露,“十二五”期間,上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70%都在郊區展開。

  據悉,“十二五”規劃將加大對郊區發展定位、發展策略以及新城建設的闡述,並將明確提出把新城建設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中的“節點城市”,“十二五”期間建設功能相對獨立、産城融合、配套齊全的郊區新城。

  上海市政協發佈的一項關於人口發展的專題調研報告顯示,多年以來,上海一直沿著“單核中心”城市的發展模式,常住人口分佈向城市中心區域集中的現象非常突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內環以內區域的常住人口密度高達3萬人/平方公里,而外環以外區域為1868人/平方公里。

  “上海中心城市660平方公里與1000萬人口發展已經飽和,而郊區在上海發展製造業、服務業和推動上海城市化方面未來將大有可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規劃綜合組成員鬱鴻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對於未來上海地理空間的佈局,上海市市長韓正也做出了描繪,他表示,浦東新區要成為“四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主導區和國家改革示範區;中心城區及拓展區要成為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城市魅力、發展服務經濟的主要承載區;郊區要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成為上海發展的新引擎;崇明三島地區要成為上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空間和現代化綜合生態島。

  “拓展郊區資源對於上海來説是既自然又很迫切的問題。 十一五 期間上海完成了南匯和浦東新區的合併,但兩區合併並沒有帶來多大的發展,合併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浦東新區發展中的土地約束問題,事實上不僅是浦東,相信在未來“十二五”期間,對土地資源更加緊張的上海來講,郊區對上海未來發展會肯定有更大貢獻。”王方華表示。

  而至於郊區未來怎麼發展,鬱鴻勝也給出了建議,他表示,未來上海整個發展商應該跳出中心城區,在郊區發展若干個市域城市群,在上海周圍可以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可以有三條發展帶,第一條,上海沿江蘇浙江發展陸域城市帶。第二條,沿杭州灣北岸,第三條,長江中下游建設中等城市。這些市域城市群的發展不一定按照行政空間,可以按照區域位置來建,“十二五”不妨在這方面先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