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1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1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顯示,在“最為複雜的一年”中,中國經濟實現兩位數增長,保持了較低的通脹水平,調結構、轉方式也在穩步推進。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認為,2010年國民經濟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勢頭,物價控制在預期的目標範圍之內,為“十一五”國民經濟發展畫上了一個比較圓滿的句號。
對於2011年,馬建堂將其定位為中國經濟的“轉變和變革之年”。
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確立
繼2009年GDP實現9.2%的增速後,2010年達10.3%,創下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國家統計局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國內生産總值(GDP)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
從季度數據來看,去年第一季度GDP增長11.9%,當時有一些過熱的苗頭,隨後國家採取了相應的宏觀政策,第二季度增速回落到10.3%,當時又出現二次探底的擔心;第三季度經濟增長9.6%;第四季度增長9.8%。
“這意味著中國經濟保持了比較平穩較快的發展,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過熱的苗頭,也避免了大家擔心的二次探底。中國經濟增速由回落趨於穩定,正在向正常軌道過渡和演進。”馬建堂對2010年的經濟形勢給出了這樣的總體評價。
總的來看,“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實現了年均11%以上的增長,而物價年均漲幅為2.9%,這種“高增長、低通脹”的增長模式無疑是穩健的。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指出,這樣的經濟增速和物價漲幅,是歷次五年規劃中的最佳搭配之一。
“調結構”效果初顯
在經濟增速順利實現“超九衝十”後,經濟結構也有所好轉。
數據顯示,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78140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5%。全年進出口總額297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億美元,增長38.7%。進出口相抵,順差183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4%。
消費則繼續平穩較快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4554億元,比上年增長1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8%。
馬建堂介紹,2010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3%,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4.8%,拉動GDP增長5.6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7.9%,拉動2010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
而2009年,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52.5%,投資為92.3%,凈出口為-44.8%。很明顯,在消費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固定資産投資和出口增速出現了與2009年截然相反的變化,其貢獻率出現了明顯的反轉,而這也讓“三駕馬車”對經濟的貢獻率基本實現了平衡。
幾大挑戰不容忽視
然而在喜人數據的背後,隱憂也不容忽視。
談到2011年面臨的困難,馬建堂直言,一是物價上行的壓力還比較大;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需要下更大的力氣;三是國外經濟的不平衡、不銜接、不協調對中國經濟還是有影響的。
對於2011年的物價形勢,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表示,今年CPI漲幅在一段時間仍將保持上升的勢頭,全年漲幅可能超過2010年。
CPI的漲勢讓“防通脹”成為2011年宏觀調控的重中之重。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説,如何處理好增長、價格和穩定的關係,將成為2011年宏觀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問題。現在看來,價格上漲問題,需要引起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抑制通貨膨脹壓力。
“從中國經濟的整體表現來看,經濟增長已經回到了常規的軌道。”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一對記者説,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也面臨一些挑戰,其中通脹壓力上升、資産泡沫隱憂以及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