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專家預測今年物價將呈前高後低走勢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0日 14: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日前舉行的“2010CCTV中國經濟年度論壇”上,專家預測,2010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總體不會超過3.5%,今年物價則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其中一季度物價上漲壓力最大,緊縮政策或將陸續出臺。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論壇上表示,2010年CPI總體不會超過3.5%,預計是3.3%。

  在他看來,去年物價上漲是多個因素交匯疊加造成的。如自然災害造成了蔬菜、部分農産品供給緊張,貨幣供應量較大等因素造成了物價短期上升;從中長期來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是物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升、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也推動了我國物價的上漲。

  對於今年的物價走勢,王一鳴認為,前期造成物價上漲的多種因素中,有一些屬於可控範疇,如流動性問題可以收緊閘門來調控,農産品的供給也可以通過農業投入、增加供給等手段來解決。但是一些長期因素,如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短期內難以解決,所以今年我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在王一鳴看來,未來我國物價不會大幅攀升,但決策部門應有清醒的認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對此表示認同。他説,從今年全年來看,物價會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一季度應該是全年物價上升壓力比較大的時期,四季度將回到4%之內。

  巴曙松認為,僅就中國的物價談物價還不夠。目前通脹壓力上升是全球性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快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CPI早就在5%至10%之間。這是各國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一種市場表現。

  “今年一季度我國即將到期的央行票據大概超過1萬億,同時物價在經過了去年12月份的回落之後,今年1、2月份估計還有上升空間。所以,在物價高點到來之前,決策部門應儘早採取措施,抑制通脹預期,這是貨幣政策的重要方向。”巴曙松分析説。

  中歐商學院國際關係管理學院教授黃明也表示,物價上漲將迫使決策部門採取措施回收流動性。“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政府回收流動性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黃明説。

  為控制流動性、減輕物價上漲壓力,不久前央行再次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對此,巴曙松表示,使用準備金率回收流動性不僅在一季度,可能在全年都會是一個常態化的政策措施。

  但巴曙松並未對今年我國整體經濟形勢感到悲觀。他認為,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經濟在8%到10%之間的增長是可持續的,所以2011年正好回到常態增長,GDP(國內生産總值)增速預計在9%至1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