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過半基金公司高管去年換將 緣于不通則變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2日 10: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010年12月30日,中海基金髮佈公告稱,決定免去宋宇的督察長職務,聘請其擔任副總經理職務,聘請朱冰峰擔任督察長職務,這已經是中海基金在2010年第五次高管變動。就在12天前,公司方剛剛公告儲曉明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

  中海基金的這則公告,給2010年基金業的高管變動增加了又一個案例。

  回顧2010年基金公司高管的變動,可以拉出長長的一列名單,比肩2009年。

  根據記者多方收集的資料,2010年基金業共計發生了76次基金公司高管變動,涉及32家基金公司,佔60家已發基金的公司數量的53%,也就是説,超過一半的基金公司在過去一年有過高管的調整。

  雖然這一數字較之2009年的90多次有所減少,但仍然是基金行業歷史上第二個高管頻繁變動年。

  基金公司的高管換代潮似乎還在進行著。

  4月和12月為變動潮高峰

  2010年的基金高管變動有些紛呈。既有博時基金在副總李全出走後接連任命5位副總的業內壯舉;也有寶盈基金董事長、副總經理、督察長集體辭職的黯然;既有業內大佬交銀施羅德基金原總經理莫泰山奔赴私募的驚愕;也有天治基金、益民基金、中海基金等公司高管離職暴露出來的內部矛盾。

  “與銀行、保險等其他金融行業相比,基金行業的人更多元,思想更複雜,離職的理由也很多。”近日,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對行業內頻發的人才流失向記者感慨道。

  儘管如此,去年基金業的高管變動還呈現出一些規律性的特徵。以月份來計,2010年的1-12月份基金公司高管變動次數分別是7次、3次、6次、12次、6次、10次、1次、8次、4次、3次、4次、12次。

  可以看出基金業高管變動的高發期是在4月和12月,都是12次。這兩個月涉及到的基金公司數量分別達到了10家和8家。

  “看到這樣的數據並不奇怪。”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造成4月份高管離職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基金公司年終獎一般會在4月份發放完畢,之前找好下一站的人會選擇領到年終獎後離開;其二是一些合資基金公司的財年往往是以3月為節點,即去年3月至今年3月為2010-2011財年,一個財年完成後,達不到考核要求的可能會離開。

  2010年4月份有高管變動的基金公司分別為浦銀安盛、博時、招商、金鷹、國海富蘭克林、中歐、天治、東方和國泰。當中多數為合資基金公司。

  而12月份,是基金公司管理層向股東上交當年成績單的時候,此時,無論是基金的業績還是規模大局已定。股東會向管理層施壓,於是不少基金公司的高管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辭職。

  在2010年12月份發生高管變動的基金公司分別為益民、工銀瑞信、天治、中海、匯豐晉信、華富、浦銀安盛。

  綜合基金産品業績來看,這些基金公司當年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

  相比而言,7、8月份雖然是基金經理離職的高峰月份,卻是基金公司高管變動的低谷期。除去博時基金在去年8月份任命5位副總經理,8月份發生高管變動的公司僅有三家。

  7、8月份是基金公司中期業績披露之時,基金公司多不會因為中期業績去撤換管理層。已有的調整也沒有離職現象,而是增配或調配。

  比如中歐基金在7、8月份任命了原國都證券的總裁唐步為董事長、原上投摩根的徐紅光為副總經理;匯添富基金將陳燦輝升為副總經理。

  有同樣命運的還有博時基金的“五虎”副總:楊銳、董良泓、李志惠、李雪松和邵凱等,他們都是內部升遷。

  換將緣于不通則變?

  整體觀察,高管變動力度較大的基金公司在經營上都有些問題。

  以次數來計,在2010年,博時基金由於原副總李全的離職和新上任5名副總成為高管變動次數最多的公司。

  高管變動僅次於博時的是中海基金。在2010年,包括董事長、三名副總、督察長5位高管發生變動。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中海基金旗下的中海優質成長、中海能源策略以及中海分紅增利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都較靠後。在2010年的76次高管變動中,從職位特徵來看,副總依然是高管中最“高危”的職業。共計有40次的高管變動同副總有關。

  但是給基金公司帶來更嚴重影響的還是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變動。去年的數據顯示,發生總經理、董事長變動的公司多數去年經營不理想。在2010年,共計18家基金公司發生28次總經理、董事長類型的高管人員變動。

  當中,發生總經理變動的有銀河、益民、天治、浦銀安盛、寶盈、交銀、華安、上投摩根、交銀施羅德、融通、華富等共11家基金公司。

  但在2010年規模較2009年上升的只有上投摩根、浦銀安盛、銀河、華富等少數公司。浦銀安盛在2010年的規模提升也只有1億元,從18億元升至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