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5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刊登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有關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以及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相關演講稿。
談及金融危機之後,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資本要求與中國具體情況時,周小川表示中國銀行業在原有的基礎上應有條件儘快向要求比較高的巴塞爾Ⅲ靠攏。“中國的銀行資本主要是普通股,吸收損失的能力比較強。同時,由於商業銀行盈利狀況非常好,進一步保留利潤增強資本的能力應該不錯。”
對於巴塞爾協議Ⅲ之下有關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IFIs)界定,周小川認為,從規模看,工、農、中、建、交肯定是系統重要性銀行,同時,可把交行作為一個臨界點,對規模比交行小的銀行,可以將這家銀行資産與交行資産的比例作為D-SIFIs系數,並以此計算該銀行需要保持的資本要求和其他審慎要求。
同時,由於此次金融危機後,國際上曾提出“脫鉤論”,即新興市場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本次危機的週期性上開始不一致;周小川表示,2010年以來,特別是下半年以來,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宏觀經濟週期確實出現了較明顯的差異。
周小川預測,2010年的GDP增長將在10%左右,同時伴隨著資産價格和CPI上升,從這些跡象來看,我們在宏觀上要審慎一點,逆週期就是要對“過度擴張”進行逆向調節。
對於利率市場化,周小川認為,2010年,農業銀行、光大銀行上市後,商業銀行財務重組和股份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這為我們推進下一輪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
因此,周小川建議,可選擇具有硬約束的金融機構,讓它們在競爭性市場中産生定價,在一定程度上把財務軟約束機構排除在外。(本報記者 湯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