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5日 09: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漲還是不漲?片仔癀打破中成藥漲價僵局。2010年12月30日,片仔癀宣佈産品漲價方案,從2011年1月1日起上調每粒片仔癀內銷價格20元,外銷價格上調3.5美元。
去年上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與此同時,在國家藥品限價令頻發的市場行情下,中成藥的價格一直保持平穩態勢,消化成本壓力成為中藥企業的難題。
片仔癀重估
片仔癀聲稱,此次提價是由於去年上有原材料包括麝香、三七等價格持續上漲,導致成本上漲,因此不得不提高成品藥價格。
目前,片仔癀在國內的銷售價是218元/粒,提高20元相當於提價10%,出口銷售20.5美元/粒,提高3.5美元相當於提價17%。
1997年以前,福建漳州片仔癀就曾採取不斷提高出廠價的策略,提升品牌地位。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片仔癀調不得不低出廠價格,導致片仔癀的銷售一度發生大滑坡。從2004年7月開始,國家對含天然麝香的中藥出口進行嚴格的控制,片仔癀重拾提價策略,其身價逐日升高。
自2005年以來已經先後五次上調了片仔癀的價格。2005年2月和9月,片仔癀的內銷和外銷價格分別提高了7.7%與7.4%;2007年2月,片仔癀公司再次將片仔癀出口價格調高13.8%;同年11月,片仔癀國內銷售價格又由150元/粒調高至180元/粒,提價幅度達20%。到2009年年初,片仔癀再次將出口價格上調4美元/粒,由16.5美元/粒調高到20.5美元/粒,提價幅度達24.2%。
據華創證券廖萬國透露,在片仔癀的消費者中,將近一半的消費者是將它當作一種中藥作送禮之用,因此提價對片仔癀銷售並沒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目前,該公司正著手續簽境外為期十年的總經銷商合同,約定銷售價格和數量。
片仔癀主要原料包括麝香、三七、蛇膽和牛黃,均屬於稀缺資源,特別是麝香來源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麝,採集量受國家控制,其他如天然牛黃、三七等産量與需求缺口持續擴大,而片仔癀實施提價戰略以來,一直銷量穩定。
廖萬國認為,片仔癀未來産品提價頻率將可能加快。
中藥材普漲
漲價的不僅只有片仔癀,去年年初以來,東阿阿膠已經連續四次發出“漲價令”。資料顯示,2009年年底阿膠塊的出廠價大約為393元/公斤,而在調價四次後,阿膠塊的價格提高至599元/公斤,漲幅高達52.4%。
在2010年五六月份,由於主産三七、金銀花等中藥材的西南地區遭遇旱災,導致上述中藥材價格翻番。隨著近期通脹預期的進一步加強,包括金銀花、太子參等中藥材價格再度出現貨量短缺,價格被爆炒。
據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市場上漲幅在51%~100%的中藥材佔了28%;漲幅在21%~50%和漲幅在101%~180%的中藥材佔22%;漲幅在5%~20%的中藥材佔17%。其中,位列上升價格榜首的是冬蟲夏草,其次是水蛭、松貝母、青貝、阿膠、西洋參、太子參、三七、牛黃等。其中,太子參價格在近三個月內從80多元/公斤飆升至320元/公斤!
原材料普漲行情下,部分中成藥的出廠價也有所上升,但大多只是小幅上浮,據深圳萬澤大藥房某醫藥銷售員透露,應急性的中成藥如雙黃連口服液、感冒清熱顆粒、金嗓子等小幅上漲2%~3%之間,而枇杷膏等幅度大一些在5%~10%之間。
據廖萬國分析,種植面積銳減是近兩年中藥材上漲的根本因素。藥材種植面積常年在300萬-700萬畝之間,2002年最高達到740萬畝後逐漸呈遞減趨勢,2008年,我國北方藥材種植面積下降到了100萬畝左右。
而近兩年推行國家醫改和新農合建設加速,中藥産品(包括中藥飲片)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目錄,擴大了重要産品的基本需求,刺激了國內市場需求放量。
據廖萬國介紹,三七、大黃、金銀花等大多數中藥種植週期皆在3-4年,因此市場預期未來兩年中藥材供應緊張,也助推了價格上漲。
中國中藥商品協會會長張貴君認為,過去十年,中藥材價格一直備受壓制,農民種完以後得不到實惠,再種就沒有意義了。而2009年開始,國內外市場需求在不斷增加,無論是野生藥材還是家種藥材的産量都在縮小,缺口越來越大,中藥材市場形成賣方市場,價格的全面上漲就成為一種必然。張貴君呼籲,擴大種植養殖面積,是確保中藥産業穩定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