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武漢兩大CBD隔江暗戰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09: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2月8日,綠地集團宣佈將斥資300億元,在武漢長江之濱,打造一項包括606米高摩天大樓的城市綜合體。這座總建築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的開建,拉開了武漢武昌濱江商務區建設的序幕。

  而隔江相望的武漢漢口王家墩中央商務區,從籌備到建設,已悄然進行了11年。

  位於漢口范湖地區的王家墩中央商務區,被定位為武漢的商務中心;而2008年開始規劃的武昌濱江商務區,將比肩上海陸家嘴。在武漢市“十一五”和“十二五”的規劃中,兩大商務區的建設都是重中之重。

  隨之而來的,是兩大CBD的同城之爭。

  兩大CBD隔江對峙

  兩大CBD的暗戰,在湖北掀起了爭論。

  一家房地産網站推出了一個“誰是武漢真正的中央商務區”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55.42%的網友支持王家墩商務區,26.51%的網友看好武昌的濱江商務區,鐘意于漢口沿江商務區的只有18.07%。但在另外眾多的回帖中,支持武昌濱江商務區的聲音卻又佔了絕大部分。輿論意見的相悖,折射出的是武漢商務中心的多面性。

  在武漢經濟發展中,漢口以其百年外灘的經濟基礎起家,依靠漢正街小商品集散中心的輝煌,在武漢三鎮發展中獨佔鰲頭。而武昌則依靠上世紀中期的工業底子,在長江沿岸打造了一個中部的工業重鎮,武鋼、武鍋、武船、武車等“武”字頭企業引領武昌的崛起。彼時的漢口和武昌,已經有了一較高低的衝動。

  如今,當國家中部崛起的戰略逐步清晰時,漢口和武昌都把打造核心地區的商務區作為發展的頭等大事,競爭之勢愈演愈烈。

  兩家CBD暗戰,第一個動作就是競相建設高樓。

  根據規劃,王家墩商務區佔地7.41平方公里,將吸引超過1000億的投資,建成後成為一個集商務辦公、商貿、文化娛樂、博覽、居住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大區級現代服務業中心,總建築面積達1300萬平方米,其中還包括數棟曾經被認為是武漢地標的摩天大樓──高350米的葛洲壩集團總部大樓、高428米的“武漢中心”。

  濱江商務區作為後來者,也不甘示弱。除了吸引萬達集團在武昌積玉橋一帶投資70億建設武漢萬達中心商務區以外,在原武昌車輛廠的舊址之上,綠地集團將投資300億元建造一個以高達606米的“綠地中心”為主體的武漢綠地國際金融城。

  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在長江兩岸來回激蕩。

  除了建高樓,作為城市中心的CBD,必須還要具備高端商務功能,尤其是金融、投資等領域內頂尖企業的作用尤為突出。因此,兩區政府也都將招商引資作為打造CBD的頭等大事。

  武漢市招商局常務副局長蘭鴻坡告訴記者,對於武昌濱江商務區的招商引資,政府將以引導為主。濱江商務區存在一個相比于王家墩商務的天然地利優勢:位於長江之濱的CBD,視野開闊、建築大氣的綠地中心建成後,必將成為武漢的新地標,優良的地段吸引跨國集團和世界500強公司的入駐不成問題。而王家墩CBD位於漢口的中心,商務區內高層建築的視野,被長江之濱的霧氣和高樓鎖在漢口一隅。

  雖然武昌的官員對於濱江商務區的招商引資態度樂觀,然而,一個現實是,武漢目前已有74家世界500強公司進駐,進駐的地點大多都在漢口而不在武昌。王家墩商務區,一些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入住,已使這裡初具商務氛圍。而規劃中的濱江商務區吸引力有多大,尚無法斷定。

  多中心發展之困

  武漢市武昌區商務局局長洪建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由於長江和漢江的分割,武漢必然會出現多中心的發展局面。”在洪建華的辦公室裏,擺著一份最新繪製的武漢市地圖,如果將以一環線為邊界的區域作為武漢的中心區,長江沿岸的濱江商務區剛好位於武漢的中心地帶。一江之隔的漢口,承擔著整個武漢市60%左右的經濟活動,位於江漢區的王家墩CBD也正好處在漢口的中心位置。

  這是一個諸多中國城市發展都會面臨的問題:由於城市發展和規劃的滯後,城市的各個區域,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經濟中心,多個CBD的出現正是這種發展的結果。在商務區建設領先國內的上海,陸家嘴CBD的老大位置也要面臨來自南京路、虹口等老牌商務中心的挑戰;在北京,位於建國門的CBD的不斷東擴也引來“新老CBD”的議論。

  武漢大學一位專家指出,一個城市在發展建設的初期,最忌諱的就是“分散用力”。由於在城市發展本身所儲存的“血液”不豐富,“造血能力”也不成熟,分撒了的投資會使得“血液”遭到浪費,並進一步損傷城市的“造血能力”,這就背離了城市建設CBD的初衷。而正處在經濟發展起飛階段的武漢,年GDP只有4500億元的武漢,尚無能力建造兩個CBD。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指出,如果王家墩CBD和武昌濱江商務區能在定位上做一定的調整,使得兩地的産業結構相互補充和充實,武漢的多中心問題就能很好的解決,對於整個武漢市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