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成渝經濟區規劃破繭待出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7日 0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成渝兩地有望在即將獲批的成渝經濟區規劃中,往經濟一體化的路子邁出一大步。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鄭備處獲悉,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最近已經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並將上報國務院,待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復,預計近期會出臺。

  另據報道,在近日召開的2010年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成渝經濟區、京津冀都市圈等重點區域規劃將儘快出臺。

  規劃雛形:中國經濟“第四極”

  儘管成渝經濟區即將獲批的消息陸續傳出,但對於具體的規劃內容,暫時未有確切信息。本報記者只能從該規劃初稿中略見端倪。

  據規劃初稿,成渝經濟區範圍包括四川15個地市和重慶31個區縣,區域面積20.6 萬平方公里。初擬五大戰略定位:西部大開發的增長極或經濟高地,國家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和農産品基地,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示範區和國家生態安全保障區。

  事實上,成渝經濟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國家西部“十一五” 規劃的三大經濟區,後兩者已經出臺。作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條件最好的區域,成渝經濟區被定位為全國重要的增長極,而兩地政府和學者將此稱為中國經濟格局中的 “第四極”。

  去年年底,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規劃今年肯定出來。而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今年兩會上也向第一財經表示,希望這個規劃能夠儘快獲批。四川省發改委曾預計能在今年初出臺。

  一波三折

  不過,從年初到歲末,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卻遲遲未能出臺。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戴賓用“好事多磨” 來形容。其實,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編制可謂一波三折,“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在“十五”末就最先提出,但是直到2008年5月才正式啟動。

  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在做“十一五”規劃時,國家發改委就曾經考慮將成渝經濟區納入,但是由於四川、重慶兩地政府進行利益博弈難以達成一致,導致規劃一直難以出臺。

  最初雙方曾因究竟是應該叫“成渝經濟區”還是“渝蓉經濟區”而爭論不休。而最後的解決方式是“川渝共建成渝經濟區”。這還只是一個花絮。事實上,雙方都希望在規劃中更多地體現自己的利益。比如,“雙方最初都把範圍劃得很大,重慶希望將整個全域納入,而四川則希望將攀西地區也納入。”

  李勇表示:“作為發改委,在規劃經濟區時是不希望將區域框得很大,發改委曾經提出一個方案將成渝經濟區的範圍縮得很小。後又經過雙方的爭取才最終形成目前的範圍。這是中間方案,不是太大,也不是太小,是適中範圍。”

  利好二線城市

  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要出臺的消息曾經一度成為股票市場的投資熱點。那麼,這個規劃究竟能夠給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什麼呢?

  李勇表示,醞釀了那麼多年後規劃終於要出臺,這是好事,也會給該地區帶來利好。“區域規劃出臺之後,國家和川渝兩地將在該區域進行重點佈局、統一政策、消除壁壘,産業鏈配套互為體系,交通設施一體化,而作為經濟區之後雙方中間有問題,中央也好協調,之前靠的還是聯席會議。”

  戴賓認為,成渝經濟區首要的是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隨著城際鐵路開通形成同城化之後,市場要素會形成自由流動,真正促進合作互贏,這是地方政府無法干涉的。事實上,同城化也被學者認為是解決地方利益分歧的重要手段。

  “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出臺之後,將會在基礎設施、産業調整和要素流動上有所推動。”四川省委黨校科研處處長李翔宇教授表示。

  除了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出臺將對川內地級市以及重慶區縣市帶來利好,促進整個地區發展,這些城市也是成渝經濟區最為積極的力量。”李勇表示。

  自從“分家”之後,川渝兩地在發展方向上各有側重,造成川渝中間地帶的二級城市發展滯後,出現“塌陷地帶”。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出臺給這些二線城市帶來重大發展機遇,也可以使資源更為合理分配,改變成渝兩地都“一城獨大”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