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張維迎北大下課引爭議 學者暗諷其迷戀官商圈子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5日 07: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張維迎信奉邏輯,相似的道理經他的陜西口音一説,似乎就能輕鬆地分析各種問題。12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上,他名字前的頭銜已經是“原院長”——儘管北京大學黨委組織部也已發出兩頁紅頭文件公示擬接任者——但“原”字起頭的職務定語並不常見。

  光華教學樓前蒙古大漢的銅像依舊一副憨實的笑顏;不尋常的氣氛已經在未名湖畔凝固數月。“謝謝。以後再敘吧。”張維迎短信中婉拒本報採訪。

  光華管理學院的教員們也言辭謹慎。過去十年他們已經習慣這家商學院屢屢成為輿論焦點。光華經歷過兩任風格相異的院長。第一任厲以寧深居簡出卻是親歷轉軌改革的人物;第二任張維迎則因教工矛盾和各式公開語錄屢屢見諸報端。

  公示舉報電話的一端,北大組織部門工作人員謝絕發表評論。在許多光華師生看來,一切已是定局,“比張維迎低調得多”的蔡洪斌將接任院長職務。

  改革者和改革流産

  現實是一項二元選擇題。張維迎從此回歸學者本色?還是繼續他十餘年來行政者的角色?

  過去十年,頭髮已經花白的張維迎更多詮釋著後者的定義。他1999年啟任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2005年任學院常務副院長。但他更願意顯現出改革的一面。5年前,張維迎還曾將自己對教育改革的設想成書出版。

  學者張維迎時時強調自己生於一個陜北農民之家,他回憶童年的文章中多有對生産隊、公社時期物資匱乏的描述。自1984年發表關於價格管制改革的處女作後,他幾乎從未缺席經濟領域的公開討論。他堅定鼓吹古典經濟學派理論。對自由市場改革的正當性毫不存疑。

  廣受引用的一種説法是張維迎已然功成名就。中文社會科學文獻引證統計(CSSCI)在2002年統計過1979年之後被引用最多的50種中文圖書,張維迎是唯一的有3本著作名列其中的作者。其中《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名列第3,僅次於《鄧小平文選》和《毛澤東選集》。

  2006年9月,北大黨委宣佈47歲的張維迎接替76歲的厲以寧出任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此時距張在牛津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已逾10年。在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初,有一大批中國經濟學研究者遠赴重洋,歸國之後他們卻更多承擔起教育行政職務。

  張維迎首次以一個大學二級學院行政負責人的身份站上前臺。此前,張維迎的形像是一位教育改革的激進者。

  2003年,張以校長助理身份主持起草《北京大學教師聘任和職務晉陞制度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一石激起千層浪。張維迎在方案起草中一直是主要角色,“給人的印像是大有升任校領導的趨勢。”一位親歷者回憶。

  然而,其中關於教員流動、本校畢業生留用、終身教職設置等問題引發大面積反對聲。張維迎亦曾代表改革領導小組公開向教職員工作出説明。但方案最終未能完整施行。一個曾有媒體報道的説法是,張維迎此後在一次黨委測評中得票極少。

  行政者和他的“敵人”

  多年後,張就此作過一個隱喻:“中國的好多體制就像一堵墻,上面挖了許多狗洞,然後讓我們鑽狗洞。”

  三年前公開的一封電子郵件顯出歷史之吊詭。“很難有人能在高校行政官員與學者之間遊刃有餘。”一位在光華管理學院工作的人士説。在張維迎任期屆滿後,不乏光華學子在互聯網上發表對其為師之道的尊崇。

  但在那份遍佈互聯網的郵件中,張維迎被人們假想作一個行政教育體系中的當權者形象。他借英文郵件向學院教員鄒恒甫宣佈將由蔡洪斌接替鄒擔任應用經濟學系系主任。“現在蔡又接替了張。”現在中央財經大學任職的鄒恒甫14日在電話中説。三年前,鄒單方面公開了張維迎與他的通信。

  在張上任院長之初,希望光華管理學院內部延續未竟的改革。“畢竟在北大一切都很複雜。表面上已很難説清張推動的改革究竟是為了制度嘗試,還是鞏固自己的行政支配力量。”上述光華員工説。

  張又在不久後再次向鄒發出郵件,稱院務會已經決定解聘鄒。這成為一次恩怨事件的導火索。鄒恒甫隨即以向教育部部長髮出公開信回擊,並試圖揭開張維迎作為教育行政者的真實面孔。其中解聘的主要原因是鄒恒甫在其他教育機構的兼職授課行為違反光華的規定。但鄒隨後則公佈大量前院領導、教員對張維迎未經程序決策的文字材料。

  麻煩接踵而至,光華學院下屬虛設的企業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又向張維迎擲出公開信,起源是張維迎希望“收回”光華學院對於《北大商業評論》的主辦權。而何將其與張在謀求院長職務時未獲得自己支持相聯絡。

  張維迎遇到了許多大學行政者的共性命題。在這所著名的商學院內,人們津津樂道的卻仍然是一些“派”“係”之間的爭鬥故事。

  “我曾經説過光華不鑽‘狗洞’……必要的時候我們還是得有一些人來鑽狗洞,然後我們兩邊才能匯合起來……這樣到最後我們才可能佔領這個陣地。”張維迎年初公開説。

  上述員工回憶,此時的光華管理學院,對於張的任期8月屆滿後的去處仍無定論。“張還是試圖努力留下的。”

  爭議聲中的官商圈子

  張維迎留下的仍然是待解的制度難題。在中國特色的市場化結構中,一個渴望正名的教育機構何去何從?

  一種批評來自鄒恒甫在內的學者,他們認為中國商學院教授過度參與到官商圈子中,這讓商學院內部成為一個巨大的名利交易場。“學院領導都是和官商一起接觸!”曾在光華任教10年,2005年選上長江學者的鄒恒甫堅持要本報記者記錄下他的觀點:“現在的問題是不做學術,他們販賣的都是快餐經濟學!”

  但張維迎們一直認為,中國企業家的尊嚴代表著國民的尊嚴,張一直呼籲社會善意對待企業家。為此光華管理學院極力打造企業家聯盟,推動企業案例的研究。

  但據本報記者了解,張維迎也曾明確提出教授應儘量少接企業項目,但也應該和現實保持接觸。事實上,“引入知名企業家名譽教員能夠提升學院的品牌。”一位曾在光華學院從事公關事宜的人士説。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鄒恒甫則頻頻談到前光華管理學院的導師,已被判處有期徒刑的前國開行副行長王益。他認為通過這類授課者吸引一些學員的趨勢並不健康。

  但在這個熱門領域,這似乎是難以逆轉的趨勢。上述員工稱,張維迎任期內,光華管理學院在國際商學院中排名並未提升,“員工福利和學院收入都沒有特別大提升。創收壓力巨大。”

  企業家對言論大膽的張維迎則逐漸産生好感。任志強日前在微博上表示:李彥宏、丁健、俞敏洪這三位北大的傑出校友曾聯名就張維迎卸任一事致信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