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佔道停車費“漲價”北京“治堵”方案徵民意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4日 08: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昨日(12月13日),北京市發改委在其官方網站對《北京市非居住區停車收費調整方案 (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這篇被冀望為北京市治堵“重拳”的徵求意見稿長達5000余字,但被認為對限行、擁堵費和控制機動車增長等市民最關注的問題著墨不多。

  由於徵求意見稿對佔道停車費的解釋不夠明晰,昨日有網友測算出,按照累進加價政策,如果一輛私家車在一類地區白天佔道停車14個小時,將要被收取停車費5800余元。對此算法,有專家表示不大可能。

  佔道停車收費標準提高

  徵求意見稿將北京市非居住區停車場劃分為三類區域,一類地區為三環路 (含)以內區域及現有CBD商業區、燕莎地區、中關村核心區、翠微商業區等4個重點區域。

  截至12月5日,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471.1萬輛,同時以平均每日2000輛左右的速度增加,路邊違法停車是造成擁堵的關鍵因素之一。徵求意見稿提出,北京市將按“中心高於外圍、路內高於路外、地上高於地下”的差別化原則,進一步調整停車收費標準。

  徵求意見稿較大幅度提高了佔道停車場的收費標準。一類地區佔道停車場的收費標準為每小時10元,並實行累進加價制度,佔道停放1小時後,每小時按加價50%收費。”

  出乎意料的是,方案公佈後,“累進加價制度”的算法引發了爭議。

  一種算法是:首小時後收費加價50%,即第一小時為10元,第二小時起為每小時15元,如此,按照白天連續停車(共計14小時)測算,共需支付停車費用205元。

  另一種算法理解為遞進式加價,即第一小時為10元,第二小時15元,第三個小時為22.5元,按此測算,連續停車14小時後,需要支付的停車費累計高達5800余元。這一數字令不少網友咋舌。

  “我認為,實際算法應是205元,5800元應是一種誤讀,市民不必恐慌。”一位參與制定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的專家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記者隨後致電北京市交通行業主管部門核實求證,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未得到進一步解釋説明。

  專家:治本需“組合拳”

  根據徵求意見稿,北京“治堵”新政主要包括6方面:完善規劃、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車步行交通系統和駐車換乘條件;進一步加強機動車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運輸服務水平等。

  上述措施著重于對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交通出行體系的建設,但在限行、擁堵費和控制機動車增長等問題上,並未給出具體時間和實施辦法,僅提到重點區域研究收取擁堵費以及重點路段必要時限時單雙號等。

  “實際上,政策減少了強制手段也是無奈之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更嚴厲的措施未在徵求意見稿中體現,但不排除有關部門在醞釀。

  交通專家、北京市長城友誼獎獲得者徐康明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從徵求意見稿中可以看出,北京解決交通問題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二是對機動車需求進行管理。需求管理的做法主要包括4點:強制措施、經濟手段、政府協調性措施和引導市民廣泛參與。

  “應該説最快見效的辦法是,採取強制措施減少機動車的增長數量,而市民的配合是一切政策落地的關鍵。”徐康明説。

  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11月,北京市已凈增近70萬輛,且呈加速增長態勢,去年全年凈增51.5萬輛。徐康明認為,北京“治堵”已刻不容緩,應儘快降低新增機動車數量,年增20萬輛左右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美國能源基金會北京代表處交通項目主管何東全則表示,針對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交通擁堵“城市病”,任何單一孤立的政策都難奏效,必須形成系統的規劃管理思路和政策“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