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16: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盧遠香 張榮旺
消費概念是公募基金今年一致看好的投資主題。但如今,這一投資主題正面臨著機構的多空分歧。
“雲南白藥(000538,股吧)已經橫盤調整兩個多月。股價不漲也不跌,説明目前是分歧階段,並非單邊的一致看多或看空。”某大型基金公司消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注意到有不少機構投資者正在降低消費、醫藥的倉位,但一些機構還是堅定看好。
目前,市場對消費行業2011年的業績增長預期是40%,對應估值是動態市盈率40倍以上,超過歷史動態30倍的PE水平。“機構投資者的分歧就在於消費行業2011年的增速能否將估值消化到30倍的平均水平。”前述基金經理助理認為,分歧的關鍵點是對消費行業利潤預期的不同。
正方
高成長仍可催生大牛股
鵬華消費優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王宗合是消費行業堅定的投資者。
王宗合有4年消費行業研究經驗,是鵬華基金2010年出色的行業研究員。《中國經營報》記者查閱相關公開信息發現,截至今年三季度,該公司旗下基金曾參與的重倉股,如山西汾酒(600809,股吧)、大商股份(600694,股吧)、東方海洋(002086,股吧)、伊利股份(600887,股吧)、敦煌種業(600354,股吧)、五糧液(000858,股吧)、老白幹酒(600559,股吧)獲得不錯收益,不少公司甚至實現股價翻番。
洋河股份(002304,股吧)原本是一家國有企業,每年銷售額僅兩三億元,有很多人員包袱,是一家盈虧平衡甚至是包袱型企業。2004年,公司改制上市,管理層持有的洋河股份平均股價才一兩元。但股權結構變化導致治理結構發生變化:洋河在其傳統品牌基礎上推出了創新産品——洋河藍色經典系列。相比于其原來的中低端酒——洋河大曲,洋河藍色經典是高端品牌,消費群體改變,開拓了新的市場。這些變化使得洋河的銷售收入從以前兩億元躍升到今年80億元左右。
“站在2004年的時點,採用當前傳統、主流的分析方法不會發現它是一個十倍股,這是邏輯、框架認知能力帶來的限制。”王宗合認為,公司的價值不是體現在歷史信息或歷史報表,或者目前靜態的短期數據預測上,更多是體現在表外,它來自公司或外部環境的變化。
不僅僅是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的股價也在兩年時間內從8元漲到80元,兩年時間翻了10倍。“汾酒的變化在於組織形式、公司治理結構以及新産品的變化。”王宗合分析説,消費品行業之所以容易出現牛股,主要是來自其行業屬性。
“它處於完全競爭性行業,管理層的能力容易轉化為公司的價值。當優秀的管理層面臨一個好的消費品行業,同時對行業理解足夠深入,戰略和管理領先,容易出現超出預期不到的增長。”王宗合認為,這是行業的競爭屬性所決定。
基於此,針對市場認為的消費估值高的分歧,他認為,“估值更多是一個市場信心的結果,而不是認識價值的起點。長期來看,公司的價值要看成長性,並根據利潤增長和現金流驗證這個結果。”王宗合説,消費行業是穩定增長的業態,但公司之間的競爭格局是變化的,“公司可以有爆炸性增長”。他相信,未來牛股還是要看消費類板塊。
反方
成長性或低於預期
與王宗合堅定看好未來消費行業不同,另外一位資深消費行業研究員出身的基金經理余曉(化名),卻對這個行業未來的成長性頗為擔憂。
“以2011年40%的業績計算,消費的動態市盈率超過40倍,像雲南白藥、東阿阿膠(000423,股吧)這些白馬股都透支了明年的成長性。短期市場熱情依舊,股價不一定會跌,但不太可能有超額收益。”自11月中旬以來,余曉就感覺到基金扎堆的消費白馬股已經出現滯漲現象,而根據過往的經驗,“漲不動”是一個減倉的盤面信號,於是兌現了一些回報豐厚的消費股。
在過往歷史中,消費行業的動態市盈率是30倍,而以未來30%~50%的盈利預測來計算,這個行業的動態估值已經超過40倍。之所以消費行業今年能給予高估值,一個重要因素是今年熱議的一個話題——收入倍增計劃。
按照專家的意見,如果居民平均工資每年增加15%以上,收入在5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但市場的預期更為樂觀一些,“大家預計是居民收入複合增長26%以上,3年翻一番。這會直接帶來可消費收入提升30%。”余曉説,但這是預期,目前政策給出的相關細則很少,機構對於收入倍增計劃感覺“心裏沒底氣”。
市場更為悲觀的看法是目前全球通脹壓力很大,他們擔憂衣食住行等物價水平得不到有效控制,即便實行收入倍增計劃,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出現居民可支配收入沒有改變的情況。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市場會發現居民消費能力的改善沒有達到預期的30%,消費行業的利潤增速低於預期,這會打亂整個行業的估值體系。”余曉認為,彼時消費行業的估值將會回落到過去動態30倍的水平,這意味著估值下移30%左右。
“看好的板塊機會只有消費電子和影視傳媒,其他行業都已透支了未來的成長性,只有細分品種的個股機會。”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經理也表示,目前市場不看好消費的主要原因是估值高和個股分化,他認為只有少數能保持高增長的企業能維持高溢價,增長低於預期的企業,價格將走向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