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14: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11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其中,最受關注的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升5.1%,環比上升1.1%。這一結果再次超出了此前大多數經濟機構和專家的預測。
究竟哪些因素導致11月份CPI在“國16條”出臺後仍大幅走高?國家加大價格調控監管力度的政策何時見效?明年物價走勢又將呈現怎樣態勢?加息的“靴子”幾時落下?對於這些疑問,數據發佈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以及各方面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作出分析和預判。
CPI同比“破5” 食品價格上漲是主要推手
就11月份CPI同比“破5”,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食品類和居住類價格上漲是造成11月份CPI同比創兩年多來新高的主要因素。
從同比指數構成來看,11月份食品類上漲了11.7%,拉動CPI上漲3.8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74%;居住類價格同比上漲5.8%,拉動CPI上漲0.9個百分點,貢獻率是18%。從環比指數構成來看,也是如此。食品類、居住類和衣著類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1.8%和1.6%,分別影響價格總水平上升0.7個、0.3個和0.1個百分點。
雖然食品類、居住類價格上漲主導近幾個月來CPI同比持續上升,但也應警惕非食品價格對CPI的影響。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説,非食品價格的跳漲也是11月物價快速上漲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11月份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拉動CPI上漲1.26個百分點。他認為,未來除了繼續維持現有的食品價格調控機制以外,還需要在非食品領域加強調控管理,抑制物價進一步上漲的趨勢。
政策顯效有時滯 12月CPI或將回落
11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出臺了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16條措施,各地從11月20日開始執行。不過,由於穩定價格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到位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價格調控政策取得明顯效果尚需一段時間,這也是11月份CPI同比漲幅不降反升的原因。
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由於10月份、11月份開始進入冬季,鮮活農産品供應相對減少,季節性消費相對增加,加之前期食品類價格較快上漲,所以反映在CPI上仍然是上漲的。另外,一些政策措施如免收鮮活農産品通行費,是從12月1日起才開始全面實施的,因此,政策效果還沒有在11月份的CPI上反映出來。該人士還表示,16條措施有些是中長期的,比如扶持農業生産發展、建立社會保障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法規等,這些措施的落實需要一個過程。
關於12月份物價走勢,多數分析機構表示會“有所回落”。據商務部監測,11月29日-12月5日,36個大中城市中,有18個城市蔬菜價格下降幅度超過了15%。全國蔬菜價格漲幅11月份也比10月份回落了近10個百分點,同期市場供應增加了5.9%。
對於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表態,大多分析機構都認為,政府強有力的調控,特別是對食品價格干預實施,將有效壓制物價上漲。加上翹尾因素消失,預計12月份CPI漲幅“可能回落到5%以內”。
明年初CPI仍可能高位運行 應強化通脹預期管理
“雖然年內CPI將見頂回落,但明年通脹壓力依然較大。”陸志明認為,未來農産品價格長期看漲,工資與資源品價格逐漸走高,“熱錢”流入加速使國內流動性過剩壓力仍在,美元貶值推動大宗商品上行等通脹壓力仍將中長期存在,再加上今年年初物價較低的基期效應等因素綜合作用,物價可能在2010年底有所回落之後再度上行,預計2011年通脹壓力將前高後低。
發改委方面也認可“明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仍將高位運行”這一判斷,其理由是今年10月、11月份新漲價因素較多,對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的滯後影響較大。
就在11月份CPI數據公佈前1日,央行再次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但多數機構和專家仍認為“加息之靴隨時會落下”。交行研究報告認為,應儘早採取有力的貨幣政策轉變通脹預期。在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基礎上,對利率進行調整,以縮小負利率程度,降低其對通脹預期的影響。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應當共進退”,並且“年內加息比明年加好”。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明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這無疑將為穩定物價奠定宏觀基礎。發改委有關人士稱:“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控制物價較快上漲的根本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