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發展空間受限 飛翔化工轉手羅地亞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8日 0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又一個中國化工業“小巨人”落入跨國公司之手。

  12月6日法國精細化工巨頭羅地亞集團宣佈,它將出資4.89億美元收購民營企業飛翔化工(張家港)有限公司(簡稱飛翔)所有股權。

  飛翔是國內表面活性劑産品的領導者,佔據著國內70%以上的市場份額;從全球來看,其表面活性劑産量也是僅次於跨國化工巨頭阿克蘇諾貝爾,居全球第二,然而現在它又成為跨國巨頭的囊中之物。

  據了解,表面活性劑是各種不同用途洗滌産品的重要原料,目前中國和印度是亞洲表面活性劑最大消費市場。2009年中國洗滌用品總産量781.2萬噸,同比增長9.87%。其中合成洗滌劑産量692.87萬噸,同比增長9.31%。

  “這一收購是羅地亞實施盈利性增長戰略的重要一步。通過整合飛翔,羅地亞將顯著提高在表面活性劑業務中的領導地位,完成收購後,羅地亞亞洲區的銷售額將佔全球的三分之一。”當天羅地亞全球CEOJean-Pierre Clamadieu説。

  羅地亞收購

  4.89億美元!這在全球精細化工行業內也算是一筆“大買賣”。

  羅地亞披露的資料顯示,4.89億美元相當於飛翔2010年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的9倍左右,飛翔原股東飛翔集團獲得了很不錯的收益。

  據了解,飛翔是飛翔集團旗下表面活性劑領域的旗艦,成立於1970年,其主要産品為陽離子錶面活性劑和脂肪胺。由於飛翔的産品認證體系及企業管理規範更符合寶潔等下游客戶的要求,因此在過去5年中,飛翔銷售額年均增長20%以上,目前年銷售額已達30億元左右。

  “陽離子錶面活性劑和脂肪胺正是羅地亞所缺少的産品線,通過這次並購,羅地亞可以為下游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服務,因此我們的並購已獲得了寶潔等下游客戶的認可與支持”,Clamadieu直言道。

  根據飛翔集團與羅地亞達成的協議,此次並購將分成兩步進行:2010年羅地亞將先收購飛翔集團持有的87.5%飛翔股權,兩年後,再從飛翔集團收購剩餘的12.5%。“這樣做,主要為了並購的銜接順暢,原股東的存在,將保證飛翔的一些在建、待建項目順利推進。”羅地亞大中華區總裁朱銘岳解釋説。

  隨著收購的結束,羅地亞計劃在未來5年內進一步擴大對飛翔的投資,實現其産能翻番。

  “這表明羅地亞將為新飛翔建設包括陰離子、非離子等多個表面活性劑産品生産線,否則飛翔現在已擁有70%陽離子錶面活性劑市場份額,再擴張産能幹什麼呢?”化工市場專家、北京英事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啟遜説。

  對此説法,Clamadieu表示認同,但他並未透露産能擴張的方向。

  發展空間受限

  其實在這樁並購案曝光之初,業界即對飛翔集團出售飛翔的動因表示關注——畢竟這是貝恩資本在化工領域內投資的唯一案例,飛翔出售是否代表一種趨勢呢?

  1993年原飛翔董事長施建剛接手飛翔時,那是家瀕臨破産的企業。在施建剛的帶領下,飛翔抓住了全球化工産業向中國轉移的機遇,向國際市場接軌,開始為寶潔等大客戶提供其所需的表面活性劑産品。

  2004年施建剛又在飛翔的基礎上成立了飛翔集團,開始謀劃相關多元化發展,但礙於時間緊等原因,飛翔仍是飛翔集團最重要的利潤源泉。從某種意義上講,飛翔就是施建剛等飛翔集團原股東的“親生兒子”。

  “即便是不出售,飛翔在未來幾年內也會獲得20%以上的增速。”原飛翔CEO李季説。

  然而飛翔集團最終還是選擇了將飛翔轉讓給羅地亞。

  據李季透露,近幾年來,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前提下,飛翔高層也曾設想到美國等地設立生産基地,為飛翔未來的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然而由於文化背景、成本、環保等因素,飛翔高層的努力多以失敗告終。

  “國外企業並不是不能生産表面活性劑,它的技術門檻並不高。但礙于成本及環保壓力,1990年代,跨國公司將表面活性劑的生産基地轉向了中國,飛翔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但當飛翔想要走出國門時,它肯定會遭遇銷售網絡、企業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陳啟遜説。

  據陳啟遜介紹,在跨國巨頭扶植飛翔等國內化工企業之初,即為這些企業的發展設定了明確的路徑和發展空間,人家對中國企業的成本等因素一清二楚,定價往往只為中國企業留下10%左右的利潤空間;因此中國企業只能以量取勝。飛翔已經擁有70%的市場,它還有多大空間呢?

  “你不答應,跨國巨頭立馬就會尋找新的扶植對象。”陳啟遜無奈地説。

  李季等也曾考慮産品升級、業務轉型,然而礙于飛翔原有的研發團隊太小、研發週期過長等因素,最終他們選擇了放棄,“我們做研發的只有30余人,可羅地亞的研發團隊卻是幾百上千人的規模”。

  “收購飛翔後,它就可以利用我們遍佈全球的銷售網絡和研發團隊,獲得更好的發展。”朱銘岳説。

  據李季透露,隨著收購的完成,飛翔集團將利用出售飛翔所獲資金髮展新材料等産業,讓飛翔集團從過去的原材料生産商變身為新材料提供商,目前飛翔集團已在蘇州和河北衡水設立了兩家新的企業,生産銷售高性能STT樹脂等聚氨酯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