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低回報阻礙銀行參與保障房融資熱情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8日 07: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明年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將達1000萬套,預計投資總額1.4萬億,佔全國房地産投資規模的20%。巨大的資金缺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主要障礙。相比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有低風險、低收益的特徵,加之社會資金所受到的一系列限制,導致保障房資金嚴重依賴政府財政投入。這一狀況亟須得到改善,保障房資金來源的多元化是大勢所趨。

  以工商銀行發放全國首筆15億元公租房貸款為標誌,商業銀行正式進入公租房建設市場。除商業銀行之外,還有眾多的融資渠道可供保障房建設選擇:城投債、保險資金、政策性銀行、信託、REITs等。不過,由於資産負債匹配情況不同,以及對風險收益的要求各異,不同的投資主體在保障房建設領域面臨不同的機遇和障礙。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上述各類融資方式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以勾勒出未來保障房融資的圖景。

  正當資金問題成為公租房、廉租房建設最大“攔路虎”時,有商業銀行向地方政府拋來了橄欖枝。

  近日,工商銀行向重慶市“華岩組團公共租賃住房”項目提供15億元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項目融資。作為我國金融機構發放的首筆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貸款,商業銀行在保障房融資渠道上扮演的角色,正成為市場焦點。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保障房的低回報率,銀行在資金成本較為固定的情況下,通過保障房投資所獲收益非常有限,這是商業銀行進軍保障房建設的最大障礙。

  租賃類保障房融資陷困境

  據悉,保障性住房包括兩類,一類是經濟適用房等形式的可以銷售的保障性住房,另一類是包括廉租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形式的以低租金租賃為主的保障性住房,目前資金問題主要集中在租賃類保障性住房方面。

  某銀行業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租賃類保障性住房建設普遍面臨資金困難,除了地方政府財政投入有限外,低租金的租賃住房也難以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

  上述人士指出,相對於租賃類保障性住房,銷售類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不存在融資困難。在經濟適用房、棚戶區改造等以銷售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因為可以通過銷售回款較快回收全部資金投入,所以能夠達到項目現金流的自我平衡,該類項目在融資過程中均可得到商業銀行的主動支持,融資渠道相對較為通暢。

  事實上,2010年管理層頒布《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要求各地加快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由於同廉租房的低租金水平類似,公共租賃住房亦難以通過租金收入回收資金,仍主要依靠財政投入,政府財政負擔重,管理成本高,建設模式不可持續。

  有分析觀點指出,在租賃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普遍面臨財政短期壓力大的問題,如何將短期財政壓力化解為長期可持續投入,成為租賃類保障住房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值得注意的是,租賃類保障住房作為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其融資困難問題的解決也將關係著整個住房保障制度的順利發展。

  低回報低風險的兩難選擇

  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2012年末,政府將力爭基本解決1540萬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2013年~2015年力爭讓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3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得到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主要城市近期紛紛拋出了規模龐大的公共租賃住房(即公租房)建設計劃,然而,與之配套的資金仍面臨巨大的缺口,這些計劃最終能否實現面臨重大考驗。作為最主要的融資渠道,商業銀行在這一潮流中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銀行需要商業可持續性,説白了就是要穩定的市場和利潤空間。目前公租房回報率低,還本付息的問題解決不了,銀行很難熱衷於此類貸款。”上述銀行業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他指出,以租金水平可否還本付息為重要標準,租金水平低就會造成銀行貸款來源的缺乏。以北京公租房為例,目前公租房成本每平方米約為6000至8000元,這包括拆遷、建設和管理等成本。而北京公租房租金要求比市場租金低20%左右,按照這樣的出租水平,回報率達不到3%。

  上述人士繼續指出,目前的現實是老百姓覺得租金較高,要求下調租金的呼聲很大,未來會不會下調公租房租金誰也説不好。按現在的情況,銀行的負債資金成本都要達到5%~6%,如此低的租金基本只夠付息,談不上還本。就算地方政府和商業銀行給予支持,市場如果不積極參與進來,公租房很難維持,靠什麼延長貸款都很難説。”他表示。

  當記者問到是否可以呼籲政府增加公租房首期投入來減少貸款金額,降低成本,他表示,“政府應該更傾向於補貼群眾而非銀行。如果政府增加了公租房的首期投入降低了成本,那麼租金下調也是勢在必行。”

  雖然收益偏低,但是,公租房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其貸款風險具有明顯的可控性。

  某國有大行對公業務部門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障性房地産項目存在開發期可控、週期比較短等特點,同時,項目總投資較低,開發成本可控。他指出,保障性房地産項目一般都實行定向限價銷售,具有較大的價格優勢。

  “目前銀行已經嚴把該類項目準入關,並嚴密監控銷售進度和資金回籠情況,從而有效地防範風險。”但該負責人指出,隨著銀行對該類貸款風險控制的加強,銀行參與該類項目的熱情將不斷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