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解讀複利秘密:400銀元如何變身2800萬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6日 14: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如果你現在有100元,存放50年,你會選擇哪種資産形式?存款、房子、黃金,還是股票?在正確的投資方法下,50年後可能增值多少倍?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種提問一定只是一種假設,並不可能存在。不過,在我們身邊,長期投資的可能性真實存在,並且,時間跨度超過了50年。

  近日,一名《北京晚報》的老讀者——海淀一位年屆7旬的張先生向本報講述了他的親身經歷:63年前靠區區400塊現大洋,投資于股票市場,今天的市值高達2800萬元人民幣。14年後,預計這筆資産將超過1億元的門檻。

  2.7萬倍複利回報

  張先生説,他父親在1947年用400塊現大洋兌換了約100英鎊,購買了英國匯豐銀行的股票。

  張先生的父親當年供職的公司名為“民生銀行”(不是今天的民生銀行)。老人對他説,長江上幾乎所有的輪船都屬於這家公司。

  張先生查閱資料發現,解放前確有一家“民生公司”:“到1949年,民生公司已擁有江、海船舶148艘,航線從長江及其支流開始,延伸到中國沿海、東南亞各國、日本、印度;分支機構遍及長江沿線和中國沿海各主要港口和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員工達9000余人;此外,還擁有造船廠、發電廠和各港口的許多碼頭、倉庫;投資銀行、保險、鋼鐵、機械、紡織、煤礦、水泥等六十余項實業,是當時中國最大和最有影響的民營企業集團。”

  這樣看來,民生銀行應該是這家集團的子公司。為何老人會選擇投資股市,同時又沒有投資在自己的民生公司上?張先生説,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也可能是民生那時沒有上市。有資料顯示,1947年3月,國民黨政府宣佈實施“經濟緊急措施”,禁止黃金及外匯買賣,社會遊資都涌向證券市場。

  不過,張先生父親的這筆投資非常英明,民生公司在解放後沒有幾年就公私合營,最後消失了。

  起初,張先生並不知道家裏有這樣的一筆投資。直到1996年,他的父親去世,才説起有一筆錢,是英國匯豐的股票,臨終時叮囑:“不可動用。”

  “開始我也不知道是什麼股票,後來在1997年的時候匯豐銀行通知轉息,才知道是匯豐的股權證。”張先生説,股權證像一本小冊子,一共7頁紙,全是英文,看不懂。如今,這份股權證一直保存在英國的一家銀行。張先生開了兩個保險櫃,一個存放股權證,另一個用來存放開股權證保險櫃的鑰匙。

  張先生説,他父親在世以及去世至今這63年間從未買入賣出,歷次紅股、轉息,累積到今天,2010年市值是270萬英鎊。

  100英鎊到270萬英鎊,增值了2.7萬倍!63年複利高達17.6%!張先生説,以近期英鎊和人民幣的兌換價約1比10.3614(11月30日)來説,270萬英鎊相當於280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