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4日 08: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昆明12月3日電 (記者 胡遠航 張丹)“不是依靠國際市場的消費就不是好消費,中國要實現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結構至少還需要20年。依靠出口拉動國內經濟發展仍需堅持。”3日在此間召開的第五屆雲南論壇上,原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如是説。
他指出了關於出口認識的三大誤區。關於“中國出口太多會影響經濟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這一觀點,龍永圖表示不認同。“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其實就是兩駕——投資與消費。消費分為國內和國際,國內消費就是內需,國際消費就是出口。所以將減少出口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措施無疑是錯誤的。”
龍永圖説,“中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家,城鎮化程度沒有達到70%,就談不上農民的富裕。農民不富裕,就談不上形成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所以依靠出口拉動國內經濟發展仍需堅持,只不過要向高附加值的産業出口發展。”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出現,不少人對對外開放的政策産生了質疑,認為開放程度越大,出口量越大,對外依存度就越高,整個國內的金融也越脆弱。對此,龍永圖表示,“在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一個已經過時的觀念。‘對外依存度’是冷戰時期提出的一個概念,當今世界,糧食等涉及國家安全的資源已不在國際制裁的清單範圍內,因此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動員其他國家對某一國發起經濟封鎖。”
另有學者提出,中國出口過量導致遭遇貿易保護主義。龍永圖認為,這是某些國家政治上的需要,與中國出口量並無直接關係。“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個國家和區域間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不用害怕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