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3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早報首席評論員 魯寧
一段時間來,為平抑菜價,上海市多數區縣都在不同程度降低菜場攤位費讓利於民,“平價菜”、“直銷菜”則相繼入場,政府、菜攤主、菜場經營方初步達成平抑菜價之共識,與廣大市民一起共度菜價高企之時艱。
前一陣子,長寧區稍顯落後,區內現有33家菜場下調攤位費及推進“平價菜”、“直銷菜”均慢了半拍。長寧區商委昨日承認:區內現有菜場中,2/3已歸私人資本經營,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很難強行對私營菜場攤位費做出硬性下調規定。為此,區裏決定拿出一筆專項民生投入,回購區內所有私營菜場經營權,重新恢復菜場的公益屬性。
城市菜場必須保持公益屬性乃市場經濟形態下,仍然必須堅守的底線之一。早在今年8月初,眼瞅著上海菜價節節攀升,早報特意發表《菜場可否向公益性再進一步》的“東方評論”。該文始終圍繞菜場必須回歸公益説事講理。道理很清楚,本市菜場攤位費普遍佔到菜價的三到四成甚至更高,若菜場繼續由私人資本經營,降攤位費平抑菜價就屬空話一句。
前日,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推出滬版穩定物價“十二條”及具體的工作要求和目標。該會議要求“中心城區標準化菜場要堅持政府公益性,把中心城區標準化菜場作為重要基礎設施進行配建”。儘管在內行人眼裏,會議只把“堅持公益性”定位於標準化菜場,而上海目前的菜場有標準和非標準——也即國有與私營之分,但這畢竟是糾正歷史形成的“泛市場化”之錯的良好開端。勇敢邁出糾錯的第一步,再邁第二步、第三步當是順理成章的事。這一順應民意的正確決斷由政府會議專門強調,筆者讀來尤感欣慰。一段時間內,這一決斷若能在各區菜場得到普遍落實,無疑牽住了平抑菜價的牛鼻子,從長遠看,則係穩定菜價的“固本策”之一。
欣慰之餘,昨日還有則報道讀來令人驚訝和錯愕。浦東周浦鎮周浦菜場異地重建完工,原攤主若想繼續經營,必須接受攤位費暴漲之現實。攤位費暴漲近乎離譜:翻新前,蔬菜攤位費一年2000元,翻新後一年10000元;豬肉零售攤位則由一年8000元上躥至20000元。前者漲5倍,後者雖比較“溫柔”,也漲2.5倍。
此舉遭攤主集體抵制,鎮政府官員聲稱,漲價後的攤位費仍低於周邊地區菜場攤位費均價,漲價合情合理。何言合情合理?鎮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一負責人回應記者“鎮政府投資約4000萬元”云云,言下之意,攤位費不暴漲,鎮政府靠什麼收回投資?
而問題在於,既然周浦菜場異地重建由鎮政府投資,那麼,該筆投資的性質就是不折不扣改善民生投資,而只要是民生投資,惟一的投資回報只能是周邊民眾的方便、實惠和滿意,豈有暴漲攤位費收回投資的道理?那分明是周浦鎮政府把投資重建菜場當作了一筆“生意”。
暴漲的攤位費,必定進入蔬菜零售價,從而抬高其價格,這與中央和本市“抑物價保民生”的大時勢並不吻合,希望有關方面給予有説服力的解釋,如有偏差,則予以糾正。與此同時,儘管周浦菜場攤位費如此暴漲,卻仍然低於周邊菜場的攤位費均價,不知周浦鎮官員此説是否有依據,若有依據,上級政府也應一併加以干預。
同時,希望長寧的回購決斷早日付諸實施。各區則當如長寧那般,對本區由私人資本經營的菜場作一番梳理,並及早安排回購資金作同樣的糾錯操作。這一步早晚都得走,越早走越主動,越拖遝市民怨氣越大,日後回購成本也越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