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近50家NGO聯發公開信 美氣候政策被指不給力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3日 0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坎昆會議第三日,NGO組織開始發力。

  12月2日,包括全球綠色資助基金會、世界發展運動組織等在內的近50家NGO,共同簽署公開信,吁求氣候談判應在透明和民主的進程下取得實質進展。

  此信已遞交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締約方大會主席以及墨西哥政府,公開信對墨西哥政府邀請部分國家首腦,欲召開小組會議維護少數國家利益的做法表示不滿。

  另外,近日有NGO發佈了中美這兩大談判主體在其氣候政策上的比較,報告顯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發面,較之美國更為積極。

  或現“哥本哈根式”尷尬

  隨著會議進程的推進,COP16中各談判主體間的博弈更趨加碼。

  譬如在《京都議定書》的存續上,日本強硬反對第二承諾期的出現,這遭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一致聲討,當天,歐盟則稱“會考慮支持二期承諾”。

  墨西哥外交部長埃斯皮諾薩透露,雖然此次氣候大會僅為部長級會議,但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5位國家元首確認將參加大會期間舉行的高級別商談。

  對此,公開信中稱:“我們譴責任何再次利用召開包括選定部分國家首腦的特定小組會議的做法來維護少數國家的利益,而以犧牲大多數國家的利益為代價。”

  2009年12月19日通過的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是當時由丹麥政府選定的28個國家組成專門小組,在會議最後幾個小時內“拍板而成”。公開信稱,“這是不合法的,甚至根據聯合國氣候秘書處的説法是沒有地位的。”

  而COP16之前,墨西哥總統另行召開少數國家會議,且過程不透明。“可能試圖聯結兩個談判軌道,這導致了其他締約方離開《京都議定書》的風險,且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雄心大減。”

  發展中國家利益未被重視

  UNFCCC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AWG-LCA)主席近日對COP16可能達成的結果所提出的建議,讓NGO無法接受,後者認為“存在深刻的偏見,忽視了發展中國家的要求”。

  “在建議裏,刪除了談判中由超過100個國家支持的保持全球氣溫上升不超過1攝氏度或者1.5攝氏度的論述。同時,刪除了有關資金支持的論述,即附件一國家要拿出至少其國民生産總值的1.5%做資金支持,這一點得到包括77國集團在內的超過130個國家的支持。”

  在AWG-LCA主席的建議中,對於全球新氣候基金的管屬,認為應交由世界銀行負責。而發展中國家一致要求的是,新基金必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管理。

  在此前召開的天津氣候談判會議上,多位氣候專家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氣候基金應該在UNFCCC下管理,這樣發展中國家更具主導性。

  美國能力最強卻貢獻最少

  上述NGO所公開的另一份報告中,詳細地比較了中美兩大談判主體在氣候政策上的差異。

  中國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是美國的1/4,中國為4.9噸,美國則為19.2噸。報告稱,中國2007年制定了詳細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而直到如今,美國還沒有制定詳細的國家氣候立法方案。

  根據在哥本哈根提出的2020年減排目標計算的二氧化碳減排數量,中國提出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是美國的3倍多,即中國為25億噸,美國僅為8億噸。

  中國有全國範圍的能效目標,美國並沒有同等的國家項目;中國在“十一五”期間,能耗降低20%,到2020年再降低20%。

  在清潔能源的投入方面,以2009年為例,中國投入346億美元,而美國為186億美元,前者是後者的兩倍多。

  中國社科院環境與發展中心研究員鄭易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責任最大、條件最優越、能力最強的美國,最不願為人類應對氣候變暖問題作出自己的貢獻,也做得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