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B股開放:從“創新先鋒”到“等待救贖”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2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2月1日,B股指數以296.89點收盤,成交量4.93億美元,較2001年6月1日B股全面向境內投資者開放當日,漲幅僅2.8%,成交量更是縮小了88%。而同期上證指數漲幅27%,成交額則翻了近6倍。

  時至今日,對內開放仍被稱作B股市場最後一枚“政策炸彈”。它帶來了歷史上罕見的激動人心的暴漲行情,但最終卻並未起到長期搞活市場的成效。

  交易所開業一年後就迅速推出的B股,曾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創舉,然而,在完成了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之後,B股的處境卻日益尷尬。“等待救贖”,成了B股不得不面對的命運。

  歷史尚未走遠。當我們和廣大投資者紀念中國市場下一個十年的時候,B股市場想必早已化作歷史的雲煙。

  ⊙記者 錢瀟雋 ○編輯 于勇

  B股開放 行情脈衝

  2001年2月19日上午,敏感的投資者就已經嗅出了一絲異樣的氣味:交投一向清淡的滬深B股市場,成交量突然放大,指數也急速上揚。到中午收盤時,兩地B指都漲了有3%以上,這種情況在以前還是很少碰到的。就在中午休市的時候,一個爆炸性新聞從證交所傳了出來:由於將有重大消息公佈,證監會決定暫時停止B股市場當天下午的交易。

  2月21日,中國證監會、國家外管局發佈《關於境內居民個人投資境內上市外資股若干問題的通知》,宣佈B股市場對國內自然人開放。傳言一得到證實,就像一針強心劑打在沉寂多年的市場上,B股出現了誕生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具爆發力的一輪井噴行情。

  2001年2月28日,對境內居民開放首日,由於大量買盤以漲停板的價格參與集合競價,而賣出盤寥寥無幾,B股全線無量漲停。此後滬深B股繼續4天漲停,個股雞犬升天。自28日B股復盤至當年6月1日,深證B指最大上漲幅度246%,B股指數最大上漲幅度186%,創造了持續漲升的奇觀。

  一時間投資B股成了最熱門的話題。有統計稱,2001年超過半數的A股股民有投資B股的意向。開放前,B股整體相對於A股凸顯出低股價、低估值的價值優勢,讓一些人甚至得出B股開放後至少能有4倍漲幅的結論。不管出於理性還是熱情,境內投資者都爭相去搶這塊價值洼地。2001年2月份上海B股一個月的開戶數量超過前10年的總和。

  然而,行情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通知》中規定,2001年2月19日後存入境內商業銀行的現匯存款和外幣現鈔存款以及從境外匯入的外匯資金在6月1日後才能從事B股交易。6月1日卻成了上漲行情的終點。

  B股市場過去的投資主體——境外機構,在此時上演了“勝利大逃亡”。他們毫不猶豫地相繼逢高減持離場,將籌碼拋售給了境內投資者。B股由此開始一路狂跌,短短兩個月間,B股指數從242點一路下挫到130點,跌幅高達86%,剛剛入市的投資者再一次深刻地體會到“紙上富貴”的苦澀。此後,B股進入了長達4年的漫漫熊途。

  B股開放,導致市場投資者結構的大換血。“開放以來,參與B股的境外機構投資者不僅沒有增加, 反而是呈逐步遞減之勢。”當年大鵬證券分析師邱江華在報告中指出。據當時上交所有關數據統計,2001年一季度B股個人投資者開戶數較2000年增長332.07%,超過了前8年開戶數的總和,而同期機構投資者開戶數增幅僅僅為3.57%,機構投資者B股開戶數所佔比重下降至1.45%。像杭汽輪B這樣股東人數從1198戶增至12306戶的B股不在少數,B股市場逐步由一個機構市變成了散戶市場。

  B股的尷尬 淪為“遺老遺少”

  管理層選擇B股開放,原本是基於拓寬境內居民投資渠道、推動B股市場發展的考慮。經濟學家蕭灼基在B股開放之初曾經歡呼:“B股活起來了!”,個人投資者更是以潮涌式的開戶對改革報以支持。然而開放不久,投資者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市場卻依舊沒有擺脫長期熊市的挫折。這種結果的産生,不得不從B股的誕生説起。

  “B股可以説是個早産兒,當時中國為了吸引外資,搞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股票市場建立後,我們就討論能不能把股票市場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來吸引外資流入。基於當時外匯管制的約束,B股是對外開放的最早窗口。92年春天,也就是交易所開業一年多就出來了,那一年大家都很勇敢,只爭朝夕、抓住機遇,大膽推進。第一個是電真空。”上交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如今回憶起B股市場,當年創業的情景依舊曆歷在目。

  1992年2月21日,電真空B在上交所發行上市,一週後南玻B在深交所發行上市,B股市場誕生。B股,正式的名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即用外匯購買以人民幣計值的股票,允許境外的企業法人、投資基金和自然人委託兩市經人民銀行批准的證券經營機構購買。

  B股成立後,在為企業解決外匯問題上作出了很大貢獻,從1992年到2000年,先後有114家公司發行了B股。然而僅一年多後,隨著H股、N股等企業直接到境外上市的步伐加快,境內企業投入B股市場吸引外資的意向越來越少。2000年後B股IPO停止,2004年後未有公司增發。B股似乎成了“棄兒”。

  “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在於,企業所需的外匯資金已經不需要投資者來投入了。”國元證券總裁蔡咏指出,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國家外匯體制的進步,外匯緊缺的局面早已不在。另一方面,大企業還可以選擇在海外上市,沒有必要再選擇B股上市。

  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産物,隨著時間的推移,B股在整個資本市場中,角色日益尷尬。

  海通證券張崎從九十年代後期就開始研究B股市場,站在今天的立場上審視B股,他認為B股市場是當初基於籌集外資之需而推出的試驗性制度安排,在客觀上導致了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制度層面的定位模糊性,如在B股市場運行後沒多久就推出H股、N股等境外上市外資股,這樣國內企業要籌集外資不必到B股市場上市,可以選擇H股等市場,外資的進入同樣如此;此外,對B股市場的發展前途和發展方向上搖擺不定,對市場缺乏明確的發展規劃,不明確的政策期待已成為困擾B股走勢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二是實質層面的發展困境,如在大部分時間裏一級市場發行與再融資十分困難,二級市場持續低迷等等。

  在證券市場整體蒸蒸日上的背景下,幾乎失去投融資功能的B股,卻變成了日益被邊緣化的“遺老遺少”。

  等待救贖的未來

  回看歷史,對內開放成為B股市場最後一枚“政策炸彈”。在此之後,管理層在B股市場上不再有明確的改革政策。曾經是資本市場“排頭兵”的B股,在之後更長的時期裏,不得不扮演著證券市場“剩男”角色——等待救贖。

  懸而未決的去路問題,使得B股總因為政策、傳聞之類的風吹草動出現暴漲暴跌。2009年,對於國際板的討論令B股市場獲得關注,導致11月間的個股短期全面暴漲。而在今年8月25日,僅僅因為中金公司報告被誤讀成“國際板推出可能導致AB股合併”,又一次導致個股井噴,指數盤中陡然飆升。

  隨著國有股、創業板、股指期貨這些資本市場大事件相繼完成,市場對解決B股問題的預期越來越高。“B股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條件完全成熟。”尉文淵也認為,已經完成歷史任務的B股市場,未來的發展應該得到明確的説法。

  但如何解決?“要探討B股問題必須首先客觀看待B股市場的功能和地位,而要解決B股問題的關鍵必然在於如何規劃B股市場的未來。”原東北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畢子男總結道,B股市場是人民幣資本項目下不可兌換的歷史條件下的産物,其出路不外乎有兩條:一條是作為歷史遺留問題看待——在其完成歷史使命後,想辦法讓它逐步消亡。不管是採取回購的方式併入A股市場,還是等待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時“水到渠成”。另一齣路的前提是肯定其作為“境內以外幣為交易貨幣的股票市場”的獨特作用,給B股市場重新定位。可以逐步恢復和擴大其融資和交易功能和規模,使其在人民幣可完全自由兌換前,發揮境內“外幣離岸證券市場”的作用,豐富境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內涵。

  歷史尚未走遠。當我們和廣大投資者紀念中國市場下一個十年的時候,B股市場想必早已化作歷史的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