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2日 0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日發佈數據,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5.2%,創近7個月來新高,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自8月份以來,PMI指數連續4個月回升。
GDP增速與PMI走勢不同,未來出口和投資、消費增幅均有回調可能
從各分項指數來看,呈現穩中略升基本態勢。其中生産指數、産成品庫存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上升幅度較大,超過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升幅最大,達到3.6個百分點,上漲至73.5%,創下2008年7月以來最高值。
同上月相比,只有採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等4個指數下降。其中,11月份進口指數為50.6%,比上月下降2.2個百分點,其餘3個指數降幅較低,均在1個百分點以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11月份PMI指數繼續提高,預示經濟景氣度提高,與今年以來投資、出口、消費較高增幅是一致的。但是,近期工業增長率、GDP增長率持續回調,這些指標變化與近幾個月來的PMI指數走勢則不同。綜合來看,未來出口和投資、消費增幅均有回調可能,當前經濟形勢比較複雜,未來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價格因素對PMI指數拉升作用明顯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指出,11月PMI指數呈現兩個特點,第一是供給增長比較快,數據顯示,11月生産指數為58.5%,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
“一方面緣於訂單增長多,採購活躍,另一方面則是價格上漲引導産量顯著擴張。”蔡進説,供需基本平衡情況下,增加供給是好事,對於抑制當前通脹壓力有利。
蔡進提醒,當前要謹防企業在市場高價格引導下形成盲目生産狀況,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要注意把握生産節奏注意形勢分析,“如果價格上漲誤導企業繼續加大供給,可能導致供需失衡,這對於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利”。
第二個特點是價格因素對PMI指數拉升作用明顯。購進價格指數從7月初的階段性低點50.4%已連續4個月顯著上漲至11月的73.5%。不過,“價格上漲原因主要不在供需失衡。”蔡進分析,以近期價格上漲比較快的糧食和農副産品為例,11月糧食和農副産品産成品庫存指數達到56.3%的較高水平,“説明供給不成問題,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並非供需短缺,而在供需之外”。
工業增勢平穩,製造業穩步回升態勢尚未形成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同日發佈的報告認為,必須注意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從PMI指數變化趨勢看,當前經濟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需求基本平穩,生産繼續上升。11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8.3%,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全年看,新訂單指數一直呈波動中上升態勢,目前已回升到較高水平。這反映出內需較為強勁並且穩定。11月份生産指數為58.5%,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這顯示當前工業生産增勢平穩。
出口穩中略升,進口趨於下降。11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3.2%,比上月略升0.6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有11個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高於50%,但仍有紡織業等9個行業在50%以下。“這説明中國製造業出口形勢結構性差異較大,中國製造業整體穩步回升態勢尚未形成,未來出口走勢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人士説。
進口指數9、10月份曾明顯上升,本月掉頭向下。預計受國內需求轉穩及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波動較大、風險增加等因素影響,未來兩三個月進口可能趨穩或有所下降。
價格繼續攀升,通脹壓力加大。分行業看,購進價格指數普遍較高,20個行業全部高於50%,其中15個行業高於70%,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等行業高達80%以上。
(綜合本報記者杜海濤和新華社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