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熱錢加速流入 10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翻番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1月3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為576億美元,環比增長一倍,當月結匯額亦創下年內高點,達到1253億美元。

  “10月份結售匯順差大增與‘熱錢’流入有一定關係,而結匯量大增一部分是貿易順差和直接投資所致,‘熱錢’如果通過正常貿易的提前收匯或延遲付匯等渠道流入,會進一步導致結匯增加而售匯減少,另一部分是非正常渠道流入的‘熱錢’帶來的結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溫彬分析。

  外管局數據顯示,10月銀行代客結匯為1253億美元,銀行代客售匯為677億美元;9月則分別為1192億美元和908億美元,當月順差為284億美元。另外,10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為1664億美元,對外付款為1272億美元,順收為392億美元;9月銀行代客順收為226億美元。

  通常情況下,一國結售匯差額應大體反映進出口差額。但10月份中國貿易順差為271億美元,不及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的一半,而自今年7月以來,兩者之間的背離趨勢就越發明顯。數據顯示,7-10月各月貿易順差分別為287、200.3、168.8和271億美元,同期結售匯順差則分別為266、291、284和576億美元。

  這種背離或許進一步印證了“熱錢”的加速流入。“在美國實行量化寬鬆和歐元區陷入困境的國際環境下,資金必然會流入新興市場國家,而在亞洲‘熱錢’的首選區域就是香港,通過香港進入大陸,賭人民幣升值以及資産價格上漲,從9月份開始這一現象越發明顯。”溫彬説。

  香港金融管理局11月28日表示,香港人民幣清算行今年與內地的80億元人民幣貿易結算兌換配額已經用盡。而據香港媒體報道,金管局副總裁彭醒棠稱,今年的80億元人民幣兌換配額在9月底時仍有約一半金額,意味著在10月和11月就用去一半的兌換額度。

  溫彬還指出,“熱錢”加速流入內地導致銀行結售匯順差加速上升,直接後果就是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的上升,從而給央行的流動性管理帶來更大壓力。

  央行11月2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新增外匯佔款達到5190.47億元人民幣,僅次於2008年4月創下的5251.5億元。外匯佔款包括央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在內的金融體系因凈結匯而投入的人民幣,外匯來源可能來自於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FDI)、居民外幣儲蓄及金融機構的頭寸擺布等。

  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是外匯佔款的主要外匯來源之一。而若以6.66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換算10月份的結售匯順差,對應大約3836億元人民幣,與外匯佔款之間的差額是1354億元。以另一種更為普遍的“熱錢”計算方法,用外匯佔款減去貿易順差和FDI,得出的差額是2315億元人民幣或428億美元。

  “雖然目前對於‘熱錢’還沒有統一的計算口徑,但我們要認識到‘熱錢’流入給國內宏觀調控帶來的巨大壓力,應當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一方面對於虛假背景的貿易以及投資,銀行、海關和外匯管理部門應該協同監管,另一方面對於地下錢莊等非法渠道,司法部門也要介入調查。”溫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