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食用油巨頭被要求明年兩會前不得漲價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每經記者 郭小和 發自北京

  在物價調控的節骨眼上,國內糧油行業的幾家龍頭企業,接到了有關部門的“招呼”。

  拋儲、“國16條”、發改委連日公告……在一系列重磅調控之下,多種農産品價格日前開始回落或趨於穩定。而對消費者來説,最大的好消息之一是,中國的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將穩定在目前水平。

  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周國家發改委召集的一次座談會上,相關部門已經明確指示與會的大型食用油生産企業,明年3月的全國“兩會”之前,小包裝食用油價格不再上調,而這個非正式的通知也得到了與會企業的支持。

  相關企業收到“招呼”

  按前述知情人士的説法,與會的企業包括益海嘉裏、中糧、九三等4家大型食用油生産企業。其中,僅中糧和益海嘉裏兩家企業已佔據了小包裝食用油市場份額的一半左右。

  據悉,相關部門給與會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既保證供應,同時還要保證價格穩定,“上漲肯定是不被允許的。”

  在此之前,食用油價格已連續上漲了1個多月。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顯示,10月1日~10日,5L桶裝的大豆油價格為48.92元,至11月11日~20日已漲至56.99元,漲幅為17%。

  此次食用油終端價格集體上調源於原料成本的提升。一級散裝豆油的價格從7月初的7250元/噸漲至11月的每噸萬元以上,漲幅超過30%。據了解,10月份,企業每精煉一噸油要承受近2000元的虧損。

  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只是我國近期遭遇的通脹壓力的一部分。包括棉花、糖等産品的價格在最近兩個月中都大幅上漲,並一起推動我國10月份CPI達到4.4%的峰值。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如果物價形勢得不到控制,11月份的CPI甚至可能超過5%。

  這引起了中央層面的高度關注。11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物價問題,並隨後頒佈了“國16條”,明確提出政府可在必要時採取臨時價格干預的措施。

  短期價格保持穩定

  不過,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理論室主任劉霞輝表示,相關物價調控部門和企業 “私下打招呼”屬於一種非正式的價格干預,而非“臨時價格干預”,後者會有正式的文件發佈。

  “雖然不是正式的限價政策,但企業通常都會配合政府工作。比如,必須漲價的,可以少漲一些;能延後的,先不漲價。”劉霞輝認為,在特殊時期,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也是應該的。

  就在26日,發改委發表了五論貫徹落實 《國務院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希望糧油和成品油相關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配合政府的宏觀調控,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

  包括益海、中糧在內的企業拒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有關前述座談會的信息,但都對政府的價格調控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

  儘管只是非正式“打招呼”,但沒有人會懷疑其效果。接受記者採訪的企業和分析人士都認為,在未來的幾個月,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將保持穩定。

  “至少到明年‘兩會’前應該是會保持穩定的。至於再往後的價格形勢,可能就得根據相關市場行情具體判斷了,關鍵是原料價格能否穩得住。”一位企業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

  成本壓力考驗企業

  如果按照目前的原料成本計算,雖然利潤很有限,小包裝食用油企業尚可維持生産,但若再出現此前11000元/噸的原料價格高位,就吃不消了。

  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油脂分析師陳麗娜表示,在國家的密集調控下,散裝豆油價格已經回落到每噸萬元以下,但預計在今年底前後,仍有突破萬元的可能。

  “因為終端零售價相對穩定,如果原料一致漲價,在散裝油到小包裝油這一加工環節,企業可能會出現虧損。”和上述企業人士的觀點一致,陳麗娜也認為,散裝豆油“11000元/噸”的價位將是企業盈虧的分界點。

  從已經出臺的政策來看,國家也未完全置企業利益於不顧。為了解決企業的原料供應問題,自10月底開始,國家先後兩次拋售儲備植物油。此外,30萬噸大豆也將於本週五加入“拋儲大軍”。

  在上周國家第二次拋售儲備植物油時,特別提出參與競拍的企業必須由各地糧食局推薦,但中糧、中紡、益海這3家大型油脂加工企業直接入選。

  對此,來自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業內人士都表示認可,“企業和政府將共同承擔責任,大家共度難關才有可能戰勝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