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重化工業化”漸近分水嶺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30日 0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期待“十二五”

  在近日召開的“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在“十二五”期間,中國高耗能産業的産能將達到峰值。“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不斷加速的“重化工業化”的發展格局有望扭轉。

  根據其研究,2010年鋼鐵行業將達到峰值6億噸左右,到2020年將增長0.1噸左右,2030年將降至5.7億噸左右,2050年將降至3.6億噸左右。

  “目前,水泥行業已經開始出現減速,2009年為16.5億噸,今年可能為15億噸,2020年和2030年的産能都不會超過16億噸,而到了2050年將降至9億噸左右。”杜祥琬説。

  杜祥琬認為,由於中國經濟重化工業比重不斷提升,高耗能産業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增速驚人,而且産量過高。

  2000年,中國的鋼材産量為14121萬噸,佔世界的比重為17%;而在此後8年中,中國的鋼鐵産量增長了近3倍,2008年達到55321萬噸,佔世界的比重達39.5%。

  資料顯示,2000年中國水泥的産量為59700萬噸,佔世界的比重為34%;2008年,中國水泥的産量已達137458噸,增長了近2倍,佔世界的比重達50.9%。

  “現有的産能規模能可以支持25億-30億平方米的新建建築面積、10萬公里的公路、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6000公里的鐵路、1500公里的高速鐵路、改建新建20個機場。”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表示。

  其認為,儘管高耗能産業的發展與中國處於工業化中期、快速城鎮化進城有關,但目前産業規模也將進入飽和期。

  杜祥琬分析,如果高耗能行業規模還繼續保持年均5%的增長速度,10年內我國既有建築總面積將需擴大一倍,還要再新建150萬公里公路、10萬公里高速公路、2萬公里高鐵、150個機場,這將大大超出合理需求。

  如照這樣的規模發展,到2030年,中國的公路、鐵路建設將遠遠超過美國的水平。換言之,現在的産能規模已經足以滿足未來基建設施的需求,支持高耗能産業再增長的基礎已經不再存在。

  這種産業發展格局亦表明,未來二十年建築和交通等領域擁有巨大的節能潛力。“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結構節能空間巨大,結構節能將大有可為。如此看來,‘十二五’和‘十三五’延續20%的節能目標不會太難。”姜克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