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如何保衛菜籃子 關於菜價的三個為什麼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9日 14: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新華網濟南11月26日電(記者王敏、張辛欣、潘林青)日前,海南省瓊海市人民路道路綠化帶上種蔬菜的照片在網上熱傳。無獨有偶,記者近日在江西省新餘市調研時,從居住的高層賓館樓俯瞰下去,周圍許多五六層居民樓樓頂上種滿了蔬菜。“種的都是一些家常菜,一個月下來能省不少錢。”一位當地居民對記者説道。

  為了應對上漲的菜價,網友編寫的“買菜省錢36計”在網上熱傳,包括“避開早高峰,晚上去買菜”“男攤主比女攤主更好打交道”……“菜價近期高漲,這些攻略都很實用。”家住北京市西城區香爐營的陳寧説。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10月CPI漲幅高達4.4%,其中蔬菜價格同比上漲31%。本是收穫的季節,為何百姓的菜籃子越拎越重?新華社調研小分隊從田間到市場,從路上到車上,追蹤菜價上漲背後的三個為什麼。

  種植成本上升了嗎?

  高漲的蔬菜價格,讓菜農樂了一把。在被稱為“中國大蒜之鄉”的山東省金鄉縣,蒜農陳景田告訴記者,種一畝大蒜産量為1250公斤左右,大概能賣7800元,比去年多掙了3000元左右。

  然而陳景田算完賬後告訴記者,蔬菜的田頭價格是抬高了,但農藥、化肥都在漲價。原材料和物價普遍上漲,生産和生活成本都上升了。“我覺得沒落下多少。”他説。

  農業作為弱質産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據山東省農業廳介紹,受異常天氣影響,今年山東省秋白菜種植面積為300多萬畝,預計單産減産20%左右。山東省泗水縣菜農陳彥希説,今年的白菜長勢不如往年,由於雨水太多,好多白菜都沒有包心,“往年一畝地好的能收到5000公斤,今年能收到4000公斤就算不錯了”。

  “最近幾年國家一直調高糧價,這勢必會推動菜價的上漲。”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劉通指出,當種菜的收益不如種糧的收益高時,且種菜並沒有補貼,農民就會種糧而不種菜。

  “種菜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劉通説,近年來農民的勞動力升值,導致用工多的蔬菜價格不斷上漲。“菜價漲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城市周邊地區菜地在逐步減少。”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周圍菜地變高樓,當然影響到菜價的價格。

  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使種菜的種植成本上升。為了穩定菜價,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指出,要進一步落實扶持農業生産的各項措施,保持農業穩定發展;抓好冬季蔬菜生産,增加越冬蔬菜供應。

  為了確保百姓吃菜,多地政府已採取多項舉措穩定菜價。寧波投入720萬元,通過新增青菜基地、發放補貼等手段平抑物價;上海市還設置“菜籃子”區長負責制,在穩定蔬菜種植面積和産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潛力,保證供應。專家指出,這一系列措施從市場出發,做好價格調控監管,加大蔬菜供應量,會讓菜農受益、消費者受惠。

  運輸、物流成本有多貴?

  種植成本上升固然拉高菜價。但記者通過調查後發現,從菜地到消費者手中,供應環節頗多,蔬菜買賣中的物流、運輸成本則更為驚人。農民永遠賺不過經銷商。尤其是在蔬菜銷售環節存在“最後一公里”現象,從菜地到批發市場,蔬菜加價1/4,而從批發市場到城內的零售市場,蔬菜加價超過1/2,其中少數菜品價格甚至翻倍。

  在蔬菜集散地山東壽光農産品物流園,蔬菜經紀人王海榮剛從山東棗莊收購了一車(25000公斤)大白菜,價格為0.8元/公斤。他賣出的批發價格為1.2元/公斤,除去運費、稅收、人工等成本,純利潤為0.1元/公斤。“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賣完一車,純收入能達到2000多元。”

  但王海榮同樣叫苦。“以前從棗莊至壽光運輸一噸白菜的費用為240元左右,近期柴油貴了,漲到了260元左右。柴油價貴了,而且還經常買不到。如果一耽誤,蔬菜腐爛了,就只能虧本了。”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我國農産品産後損失嚴重,果蔬流通腐損率達到20%到30%,為歐美發達國家的4至5倍。物流環節的消耗多了,零售終端的成本自然上升,居民需承受的蔬菜價格也自然水漲船高。

  “農産品價格走高的重要原因是供應環節多,層層加價,再加上運輸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産品價格降不下來。”北京市農委副主任康森説。

  “目前部分農産品價格雖然大幅度上漲,但農民並不能從中得到好處,價格上漲帶來的超額收入被少數中間商所賺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告訴記者。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完善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降低農副産品流通成本。尤其是自12月1日起,所有收費公路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産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重點開展今冬明春蔬菜市場的産銷銜接;進一步完善流通體系建設的長效機制,擴大“農超對接”範圍。

  記者了解到,日前以“農超對接”形式上市的農産品比原來售價降低了兩成,天津等地明確要求推進連鎖超市與農産品生産基地直採直供,抓好綠色農産品專店經營試點,打造農産品流通新模式;北京地區也將實施農産品運輸車輛通行費全免、降低蔬菜市場的攤位費和進場費用等舉措,來減少蔬菜交易中間環節的成本。

  究竟有沒有“遊資炒作”?

  今年以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相繼成為熱詞,在供需環節是否普遍有“遊資炒作”導致農産品價格上漲?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定程度上存在炒作現象,但今年一些農産品剛一上市,開秤價格即創出新高,這與遊資炒作“低價進貨、高價出貨”的慣用手法不相符。

  山東省社科院經濟專家馮群力告訴記者,適宜遊資炒作的農産品往往産量偏小、減産、産地集中、耐儲存、需求剛性等,除綠豆、大蒜等個別品種外,像白菜、蘋果等大多數農産品産地分散、産量較大、且替代性較強——“白菜貴了多吃土豆,蘋果貴了可吃梨”,並不適合遊資炒作。

  而在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一位大蒜經銷商告訴記者,自己曾在2009年底的時候,以8.2元/公斤的價格銷售了800噸大蒜,凈利潤高達200多萬元。“現在回想起來,這批蒜還是‘出’早了,太衝動了,要是再晚兩天賣,賺的會更多。”他説。

  這位經銷商沒有想到的是,瘋狂的遊資是一把致命的雙刃劍。既有讓他們獲利的歡喜,又讓他們恐慌乃至心寒。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16條”的公佈,國家加大調控,遊資迅速撤離,“蒜你狠”狠不起來了。暴跌的蒜價讓大蒜經營商措手不及。目前,大蒜暴跌趨勢正蔓延至全國,多地大蒜下跌10%以上。

  新發地市場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説,國家加大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後,市場上開始出現菜農急於出售,導致部分蔬菜的上市量有所增加,價格也就有了回落的空間。

  “從根本上説,要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産品市場體系。只有在正常的供求關係基礎上的價格上漲農民才有利可圖。”程國強表示,“如果農産品流通效率高、供需信息相對對稱、市場交易規範透明,農産品投機炒作的空間可能會被大大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