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專家預測,保證經濟平穩增長仍是明年首要任務,貨幣政策將由適度寬鬆轉為穩健,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之前可能加息1到2次。CPI目標可能要上調到4%,經濟增長速度降至8%左右。
按往年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近期召開,人們普遍關注,中央將給明年的經濟工作確定一個怎樣的方向標?實行哪些政策措施?接受中國經濟時報採訪的專家預測:保證經濟平穩增長仍是明年首要任務,貨幣政策將由適度寬鬆轉為穩健,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之前可能加息1到2次。同時CPI目標可能要上調到4%,經濟增長速度降至8%左右。
CPI目標可能要上調到4%
圍繞物價、經濟增長、政策走向等話題,接受採訪的專家介紹了他們各自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可能作出的目標和方向。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很多問題不能僅僅看結果,看表象,就事論事,要看其問題的本質。就通脹而言,在上世紀80—90年代初,學術界對通脹做過很深研究,4%以下不算通脹,屬於貨幣正常波動,4%—6%屬溫和通脹,6%以上才是通脹,6%—9%屬於比較嚴重,超過兩位以上通脹就很嚴重。從綜合因素來看,明年供求變化不大,物價也不會有太變化,基本上趨於穩定態勢,會在4%左右波動。
申萬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CPI目標上調到4%,這並不是一個很高的通脹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平均通脹率是5.8%,2009年CPI控制目標是4%,2008年是4.8%。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室研究員袁鋼明向本報記者表示,貨幣量控制過度,會造成經濟嚴重下滑,2008年就有過教訓。他個人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考慮這些方面:保證經濟平穩持續增長仍是明年首要問題,物價上漲保持4%左右。
袁鋼明認為,對通脹原因判斷一定要準確,不能簡單認為是貨幣發行過量引起,否則緊縮貨幣過於猛烈會影響正常的貨幣需求。貨幣量多,也不一定會造成通脹,還要看它活躍程度。保持一定貨幣量,並控制一定程度,不會引發通脹。因此,提高利率,讓遊資存入銀行,防止流入市場炒作,管理好貨幣流動性,不要讓它活躍過頭,增強貨幣管理的靈活性與針對性是關鍵,現在只能邊收縮邊看情況。
袁鋼明説,由於目前房地産泡沫風險、食品價格上漲、通脹等問題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明確,明年極有可能採取緊縮措施。這些措施使用起來很為難,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要及時、適當,不能過度。
顧海兵表示,造成通脹有多方面因素,並非單一貨幣量引起。他認為,中央在對明年工作做安排時應該注意,對當前物價不要過分打壓,對貨幣不要過度收縮,目前貨幣量並不過多,恰恰相反,中國經濟正處在轉軌轉型的重要時期,在貨幣化交易時代,一個國家經濟活躍程度需要大量的貨幣作支撐。
更加重視民生
因為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對民生方面有政策傾斜。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微博)分析,10月份CPI數據為4.4%,估計12月CPI會有所回落,但明年上半年多數月份CPI會在5%以上。這正是最近不斷有聲音傳出“中國通脹容忍度需要提高到4.5%—5%”的現實基礎。
“物價上漲,對民生會産生衝擊,因此國家在財政方面要注意收入分配向民生傾斜,減少對居民個人所得稅徵收以及中小企業稅收,許多中小企業屬於勞動密集型,承擔風險能力較弱。提高居民收入,主要提高勞動者報酬,提高財政撥款工資的支出。”袁鋼明對記者説。
在袁鋼明看來,應出臺《工資法》,在法律與法規上注重加強勞動者收入提高的政策導向,提高社會保障標準,提高退休或勞保人員收入,對醫療、教育財加大政投入,管理好住房,擴大保障性住房開發力度。通過系列民生政策,實現充分就業與百姓收入增長,提高百姓對物價的理解度與承受能力,才能保證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社會才能和諧。
對於明年中央有可能採取的宏觀政策,顧海兵發表了這樣的建議:宏觀制度設計要更加有針對性;貨幣政策制定過程要體現公開性與透明度;政府要管理好城市,為市場流通體系提供有序競爭環境,保護充分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