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行業大腕縱論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 朱季明 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卡特彼勒中國區董事長兼總裁

  ● 孫建忠 徐工機械副總裁

  ● 金東哲 鬥山(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 周希強 廈工股份總裁助理兼廈工橋箱有限公司總經理

  昨日,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入口處,數千人排隊等待入場,會場的W館、E館、露天展覽區也同樣人潮涌動、摩肩接踵。

  已高達數千億市場容量的工程機械行業,是促成這場盛會能有如此高人氣的源頭。該行業是否正在經歷著難逢的高速發展機遇?中國工程機械産業的未來亮點又在哪呢?

  就上述話題,《第一財經日報》採訪了中外資企業巨頭,縱論産業的機遇與挑戰。他們既看到了蓬勃的市場趨勢,但對於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有著自己的見解與擔憂。

  明年增速放緩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公司的相關産品銷售情況如何?你覺得哪些産品發展得比較快?

  金東哲:2009年,我們的挖掘機銷售了14500台左右,今年估計為22000台,挖掘機品種也覆蓋了大中小型。企業的裝載機銷量還不是很大,不過增速很快。2008年12月,我們在中國的基地才投産,2009年的銷量為950台,今年預計在3200台到3300台。

  孫建忠:今年1到9月,徐工主營業務收入為189.39億元,同比增長了32.93%,公司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投資的高速提升,而且起重機業務發展得也很快,整個“十一五”,徐工每年的收入凈增100億元。

  周希強:相比2009年的1200台挖掘機銷量,今年我們可能會達到2500台,裝載機銷售總量可能在3萬台左右,也有很高的增長。

  朱季明:全球來講,卡特彼勒第三季度凈利潤為7.9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96%;銷售收入達到111.34億美元,同比上漲53%。作為上市公司,卡特彼勒不會公佈具體某個國家的業績數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卡特彼勒在中國市場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中國已成為卡特彼勒在全球的最重要市場。今年,卡特彼勒在中國持續增加投資,已宣佈擴大在徐州生産的挖掘機産量,並在江蘇吳江開工建設小型液壓挖掘機廠。上週五(11月19日),卡特彼勒還宣佈,計劃在天津建造卡特彼勒全球最先進的大型發動機生産基地,總投資達2.86億美元。

  日報:明年國內的工程機械産業,是否會持續暴增?原因何在?

  周希強:我覺得從裝載機産業來看,2011年不太可能像2010年這樣增長50%~60%這麼快。今年,中國的裝載機銷量在17萬~18萬台,預計明年該細分領域的銷量增幅約為5%。不過廈工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裝載機仍要有20%銷量的提升。

  全國裝載機市場銷量增幅放緩的原因在於,國家的數萬億投資在去年和今年有所釋放,明年一些項目的開工和建設增速會放慢。但是我們覺得,叉車市場還是有比較好的前景的。今年,我們銷售了2300台叉車,估計明年會有進一步的提升。我們判斷,物流行業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勢頭,國際物流産業逐步向中國轉移的方向已確定,這給叉車行業帶來了發展契機。

  金東哲:我也認為裝載機在2011年的增速可能不會特別迅速。我們在裝載機産業上是一個後發公司,就區域開拓、人才與技術進步上還要向中國公司學習。

  但是,就鬥山集團自身而言,我們在中國裝載機行業的佔有份額還是比較小的,今年只佔中國市場的4%,估計明年能佔到7%到8%,因而鬥山自己還是會繼續努力提高産量。

  我想,我們從前年銷售近1000台裝載機,能提升到今年的3000多臺,這説明客戶是認可我們鬥山的性價比才會購買的,這方面我們有足夠的自信。

  研發能力有待提高

  日報: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困難?

  孫建忠:我覺得困難比較多。中國企業的成長速度非常快,在朝著大型機方向發展。比如説我們起重機有800噸、1200噸的産品。但是,配套這些産品的液壓件、大發動機和變速箱等等幾乎全部從國外進口。

  以發動機為例,國內的濰柴動力可以提供100噸左右的産品,200噸的就不行了,我們只能使用沃爾沃和奔馳的産品。而液壓件,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則主要依靠博世力士樂這樣的公司。當零部件依靠國外之後,就會出現一個供貨週期問題,拉長了我們整機組裝的週期。

  其次,我們的産品在中東、南美等地得到了認可,但由於歐洲地區還沒有完全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再加上美歐也有地方保護主義存在,因而中國企業的出口還需要努力。

  周希強:目前在歐美出口上,確實有困境。原因之一在於,中國企業所産的設備還無法達到國外的排放指標。個別的生産是可以的,但想要批量發貨還不行;另外,國內公司在研發方面還需進一步的改進,要解決産品的性能穩定問題,而且也可以多引入一些國外的技術和配件,均衡配置。

  第三點,也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那就是招工難度較大。80後、90後對其工作環境的要求比60後、70後群體要高一些,現在我們並不容易招到人。所以,我們在裝載機的技術改造上,會注重改進工藝流程和提高效率,儘量用一些焊接機器人來代替人工操作(目前我們有500人以上從事焊接)。當然,我們在研發上也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如橋箱産品要提高精度和品質。

  日報:你認為未來哪些工程機械産品會成為行業的新增長點?

  孫建忠:我覺得,消防車市場還是會有較好的增長。徐工消防車包括了高平臺、多功能和雲梯等三大類,徐工明年的消防産品銷售估計能在今年的基礎上翻倍。

  此前消防車的銷量不大,與各地政府財政支出的限制、消防觀念都有關。不過,未來隨著人們防火意識的加強、城市發展的需要,市場還是會逐步起來的。消防車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整機穩定,而且要求其重量比較輕,施救也方便,因而企業自身也要對自己的技術,有更高的要求。

  如我們的登高平臺系列消防産品,已有50%的市場佔有率,現在國內的瀋陽和長沙都有公司涉足,但像徐工這樣已開發出臂長88米的企業在中國只有我們一家。

  朱季明: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理念將貫穿中國“十二五”的發展,我們相信,工程機械行業在此期間也將迎來一次全面的升級。

  日報:你覺得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是否還會持續。今年政府對房地産行業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今年10月國內CPI指數也同比上升了4.4%,為年內新高,這對工程機械的發展是否也會産生負面作用?

  朱季明:卡特彼勒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收入能同比增加53%,主要得益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旺盛需求。中國率先走出了經濟危機,而國內企業尤其是基礎設施領域的企業,也從中國擴大投資的政策中獲益。卡特彼勒在中國的發展,與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分不開。大眾對房地産的討論,包括拐點的説法,更著重于房價。而就工程機械製造商而言,更廣泛的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將繼續為卡特彼勒這樣的公司提供發展機會。卡特彼勒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不僅反映在擴大産能上,也體現在增加研發,完善售後服務及商業模式,倡導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周希強:我倒是覺得,在經濟高速運轉的前提之下,即便是物價上揚了一點,對工程機械行業未必都是壞事,産品還是有提價的空間的。中國企業應該要以銷量提高為重,也要繼續尋找一些可以節能降耗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