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棉紡織巨頭&&壓價 新疆棉密集出擊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07: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棉花價格全面遭遇雪崩。短短兩周時間,標準棉的現貨和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分別下跌了10%和22%。

  數位受訪分析人士11月23日指出,回收流動性的緊縮貨幣政策、棉價在前期過度上漲後的內在回調需求,都是這一輪暴跌不容忽視的外在因素。

  不過,政府疾風驟雨般的行政調控,被認為才是主導這一輪棉價暴跌的關鍵。

  可以觀測到的是,作為行業風向標的魏橋集團,11月11日開始持續下調其三級棉和四級棉的皮棉到廠接收價,數次單日的下調幅度甚至每噸超過千元,而就從11日起,中國棉價開始了其持續兩周的暴跌之路。

  “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集團,一定程度上,中國棉價的漲跌都因為魏橋。”一位與魏橋有接觸的山東棉業人士指出,根據他所獲得的消息,在10月中下旬棉花宏觀調控的聯席會議後,政府已經明確將嚴厲打擊炒作,且做好了調控預案,“調控思路應該在11月左右已經知會魏橋。”

  除了通過對龍頭企業的直接管控來影響市場心理預期,國家發改委10月末完成新疆棉的調研工作後,新疆棉的密集出疆也在11月全面啟動。

  烏魯木齊鐵路局人士11月23日透露,按照運力的安排,在12月底之前,鐵路要確保至少100萬噸的新疆棉出疆,這已經超過中國一個月的用棉量。新疆棉每日至少300車皮的發送力度,幾乎前所未有,“這樣的運力安排將持續到250萬噸左右的疆棉全部完成外運。”

  棉價風向標魏橋

  11月23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8級棉)收報27881元/噸,這一價格比前日下跌了近500元/噸,比11月10日的棉價高點30600元/噸下跌近10%。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説,前期棉價超預期地上漲,已經把供需不平衡的因素嚴重放大,持續暴漲後,棉價自身也存在擠泡沫的內在需求。

  9月開始,中國棉花價格在緩慢小漲了大半年後,開始急速上躥,328級棉超過3萬元/噸的價格高點比年初報價整整翻了一倍。棉價暴漲背後最直接的原因被認為是供求本身的不平衡,按照600萬噸的棉花産量和1000萬噸的用棉量估算,這一缺口高達400萬噸。

  不過,在一年一度的全國棉花電視電話會議後,國家發改委、中國棉花協會先後數次召開棉花宏調聯席會、形勢會商會,對棉花價格上漲的原因有了明確定調——供求基本面等因素還不足以支撐棉價如此暴漲,投機炒作導致了收購秩序的混亂。

  在農産品價格普遍瘋漲,政府通脹管控承壓的背景下,重手整治的棉花調控預案隨之而來。

  “嚴厲打擊惡意炒作、監控重點企業,是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前述山東棉業人士説,魏橋集團首當其衝處於嚴密監控的範圍內。看得到的是,11月11日,魏橋開始試探性下調其皮棉採購價,三級皮棉的採購價格小幅下調了200元/噸,同日,棉花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同步下滑。

  11月13日開始,魏橋連續數日每日下調三級棉採購價1000元/噸,棉花現貨、期貨價格暴跌格局開始呈現。

  魏橋紡織700萬紗錠的産能位居全球紡織業第一,其每年棉花的消耗量大約100萬噸左右,佔全中國用棉量約10%。

  前述棉業人士説,他近期曾經到山東多地調研,大大小小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們都是根據魏橋當天的皮棉收購報價,倒推計算出籽棉的收購價應該處在哪個水平,“一旦超過這一售價,收購就很難進行,棉商們深知這筆交易可能面臨虧損風險。”

  下游的棉紡企業們也都參照著魏橋報價。廣東一家頗具規模的棉紡企業負責人透露,全國超過200萬紗錠的棉紡企業已經屈指可數,跟隨魏橋這樣的超大紡企報價確定收購成本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經營風險。

  事實上,在魏橋接連下調收購報價後,棉花的購銷已經全面處於停滯狀態。

  前述人士説,當前棉紡這一鏈條上的基本情況是,棉農不賣,棉販不收,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收不著,加工出來的皮棉又銷售不出去。“當前還在敞開門收購的基本只有魏橋一家,只是收購的報價一天比一天低。”22日、23日,魏橋三級棉收購價分別下調了800元、500元/噸。

  實際上,這一輪棉價的瘋漲,行業內就曾有不少聲音將其部分歸因為魏橋密集大幅上調皮棉收購價,“推漲和拉跌的操作手法其實是一樣的”,一位在行業內浸淫多年為一家大型棉紡企業做操作諮詢的人士告訴記者,從魏橋本身的意願來看,棉價處於上漲通道,對其有利,用前期低價棉生産,在棉和紗線價格都上漲的情況下,不論後期是轉手賣棉還是賣紗都能獲得不菲收益,而這也是所有稍具規模的棉紡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操作路徑。

  “魏橋近期拉跌的手法背後,並不排除龍頭企業呼應政府抑制農産品價格瘋漲的可能性。”他説,行政打壓價格的痕跡還是很明顯。

  新疆棉密集出疆

  改善市場供需也是棉花調控預案的一個重要內容。

  汪前進説,面對今年400萬噸的棉花缺口,進口棉和儲備棉的補充必不可少,不過在8月-10月間投入100萬噸儲備棉入市後,國儲手頭的儲備棉資源估計已經不超過100萬噸。

  進口棉方面,即便今年發改委再度增發滑準稅配額,國際棉價高位的背景下,進口棉難以起到抑制國內棉價上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船期的緊張,使得大量的外棉難以及時到貨補充國內需求。

  前述廣東大型紡織企業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已經採購了數萬噸美棉,但由於船期的緊張,近期採購的美棉到貨時間要排到明年8月,印度棉到貨時間可以稍早,也要到4月、5月。該公司近期到貨的1萬多噸進口棉都是若干月以前簽訂的採購合同。該公司今年用棉的比例預計為1/3進口棉,1/3內地棉,1/3新疆棉,而在過去進口棉比重原本僅在兩成左右。

  這一背景下,如何盤活中國國內市場現有的資源成為這一輪棉價調控的關鍵所在。

  新疆佔據著中國1/3的棉花産量,新疆供銷社系統人士11月23日介紹,新疆官方和棉業都估計今年的産量大致在280萬噸左右,但由於新疆棉的産量數據歷年偏差都不小,最終産量數據存在大幅修正的可能性。

  “如果按照280萬噸産量估算,出疆的棉花大致會在250萬噸左右。”前述人士説,由於鐵路運力的制約,新疆棉出疆的進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棉價的漲跌。

  烏魯木齊鐵路局人士11月23日透露,國家發改委10月末曾趕赴新疆調研棉花的購銷情況,並協調鐵路運輸,當時就確定了在年底前,每日至少要安排300車皮用於棉花外運。

  汪前進指,折算下來,每月能出疆的棉花就能達到30萬噸左右,大致佔中國一個月用棉量的1/3。

  前述鐵路人士指,從9月份新棉上市至今,當前新疆棉外運的數量已經達到37萬噸,12月開始日運量將不低於310車皮,要確保9月至12月底前有100萬噸新疆棉出疆。前述廣東棉紡企業前期採購的數萬噸新疆棉在苦等了一個多月後,也得以在本週內發運。

  這樣的運力安排幾乎前所未見。中國棉花協會人士介紹,歷年新疆棉每日外運的車皮數僅僅每日150車,今年年初大量新疆棉未能出疆導致的棉價上漲,加大了下游紡織企業和出口企業負擔,此事反饋到國務院高層領導手中後,得到直接批示,以致鐵路系統在今年3、4月份重新調整運力,搶運新疆棉,“當時每日的車皮數也就250車。”

  數位受訪人士都指,密集的甚至帶有行政調控色彩的多重措施施壓下,棉價開始大幅下跌,但是考慮到本身供不應求的格局並未改變,棉價不太可能跌到9月暴漲之前。

  按照目前籽棉6元/斤的價格折算,算上加工企業500-700元/噸的合理利潤,皮棉的售價應該在2.6萬元/噸左右。”汪前進説,成本和供求的支撐,使得棉價超跌的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