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9日 07: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自11月12日以來A股市場開始回調整理,個股普跌,大盤遭受重創。機構投資者、散戶無一倖免。據統計,11月12日至17日,A股總市值從近30萬億降至26.7萬億,近3萬億市值在此期間灰飛煙滅。
對於此次暴跌的原因眾説紛紜。不過多數分析人士把此輪調整的主因歸結為央行收縮流動性而將採取的加息預期。流動性緊縮意味資金的減少。一時間,對市場資金的擔憂情緒逐步在市場傳播。的確,對於資金推動型的中國股市來説,收緊流動性是否意味滅頂之災呢?其實不然。面對世界經濟的大環境和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筆者認為,中國股市“不差錢”。
之所以説本輪暴跌之後,中國股市“不差錢”是基於以下判斷:
首先,流動性過剩導致的資金推動型市場特徵未來增長空間仍然存在。流動性氾濫是全球性的問題。從外部環境看,人民幣升值和美元貶值將是長期趨勢,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還有可能繼續。由此導致的熱錢向新興經濟體流入的可能性也將長期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家資産價格、大宗原材料、能源、稀有金屬等稀缺資源的上漲也將是長期過程。眾所週知,本輪行情的啟動與流動性過剩和熱錢流入有關。事實上,目前熱錢的“大部隊”並未真正進入股市。值得關注的是,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池子”概念並沒有落實,在股市還沒有成為阻擊熱錢的“池子”時,大規模的熱錢根本不可能進入股市。未來流動性推動市場上行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也沒有發生惡化。股市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晴雨錶”。在本輪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危機中,中國是率先走出經濟低谷的新興經濟體。GDP仍保持高增長,全年保八的目標基本無憂。目前,10月份CPI高達4.4%,負利率現象短期內不可能改變。負利率時代使得遊資不得不把投資者目標轉向資本市場,只要有資金推動,GDP仍保持高增長,中國股市未來前景依然光明。加息無論對中國經濟還是對股市來説,都是把雙刃劍。即使加息,上調準備金也不可能完全抵制熱錢涌入A股市場,低利率和樓市調控使得股市成為目前普通老百姓投資的首選場所,而且有數據顯示中國大量的投資者把儲蓄資金轉入股市。10月份居民儲蓄銳減7000億。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股市新開戶數達到117.3萬戶,較9月份的新開戶數增加了15.7萬戶;10月份新增基金開戶數為21.9萬戶,較9月份增加了3.4萬戶。如果加息很可能出現資金回流儲蓄。但是,只要負利率時代不變,存款流向股市的情況就不會根本改觀。
在今年6月份,申萬研究所資金月報顯示,5月底二級市場資金大幅下降600億元,6、7兩個月大幅流失資金達1300億元。但是,市場並沒有因此資金面減少而走弱。10月份的暴漲行情反而讓那些曾經猶豫、觀望的投資懊悔不已。其實,這就是市場——有資金進也有資金出,漲跌都是平常事。不平常的是暴漲和暴跌,如果這個市場只是暴漲暴跌,那就不正常了。監管層就必須出手干預。
都説中國的股市是資金推動型的。綜觀全球股市,哪一輪行情不是靠資金來推動的?資金對於股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資金推動,沒有資金的推動,經濟不會自動好轉。沒有資金推動,股市也沒有未來。
也許,加息這只靴子落地之時,就是股市上漲之日。風雨20載,中國股市在改革中經受洗禮,在發展中得到錘煉,不可能隨著股市的一時漲跌而沉淪。對於股市未來我們充滿信心。
(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