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證券市場 >

收盤快評:明日經濟數據公佈即是大盤反攻之時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0日 15: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多頭做多能量仍然充沛 關注兩大主線

  由於美元的持續反彈,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在本週二一度出現回落的走勢,故A股市場在早盤出現了低開格局,其中上證指數以3120.44點,向下跳空低開14.56點。關於房地産行業進一步調控政策的預期,越來越多的資金從地産股中撤離,如此就使得地産股出現了較大力度的回落行情,加劇了市場的調整。上證指數最低探至3093.88點。不過,由於小盤股、重組股的活躍,大盤略企穩。尤其是午市後有色金屬股、稀土永磁概念股的崛起,使得市場的行情漸趨樂觀,一度反彈至3124.26點。尾盤略震蕩,並以3115.36點收盤,下跌19.64點或0.63%,成交量為2518億元,保持著旺盛的交投。

  由此可見,今日A股市場出現了低開低走且探底回穩的格局。盤面顯示出,市場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地産股的調控預期,從而使得地産股、銀行股、保險股等大市值品種跌幅居前,使得指數出現了回落的態勢。但盤面顯示出,多頭的做多興奮點一個接著一個,在早盤的醫藥股,在午市後的稀土永磁概念股以及有色金屬股,如此就意味著大盤雖然指數難有大的表現,但個股行情依然活躍,從一個側碩折射出在目前成交量堆積的大背景下,市場雖然難以進入到新一輪的升勢行情中,但維繫市場人氣,短線炒作的基礎依然存在,故短線大盤不易過分悲觀,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仍可關注産品價格上漲主線、小盤成長股主線、新興産業股主線等品種。

  金百靈投資 秦洪

  恒基投資:明日經濟數據公佈 大盤反攻之機

  [華訊投資11月10日收評:]國外市場下跌及偏空消息面,市場承接昨日頹勢低開于5日線之下,地産、銀行大幅回落加大指數下跌態勢,盤中最低見至3093點,離完全補上4.19缺口僅一步之遙,一半個股逆勢上揚維繫市場賺錢人氣,尾盤有色迅速竄升大盤止步于10日線處下跌幅度有所收窄,量能與昨日相比略有委縮。

  消息面: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9日舉行的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表示,估計今年的物價指數要稍微高於年初制定的目標3%。這是國家部委有關負責人首次表示今年物價漲幅會超3%;監管機構已于近期完成對60家大型房地産企業集團的調研,有18家平均資産負債率超過70%;此外,房企集團多頭授信風險成為風險排查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涉及集團內互保現象有所上升,互保貸款金額高達1417億元。

  盤面上:大盤今日走勢與昨日大同小異,流動性收緊預期繼續困擾地産、銀行,美元指數反彈繼續施壓有色、煤炭等資源性品種,四大板塊特別是地産大幅度被主力做空指數震蕩華調投資認為:下行。醫藥、消費類(釀酒)、創業板、中小板個股逆勢上漲由賺錢效應催生市場人氣。

  華訊投資認為:早盤低開于5日線之下加大了指數下行壓力,地産連跌兩天緩解了消息面上的利空,缺口處的支撐及10日線作為大盤的一道天然屏障支撐大盤不倒下去,大半天的震蕩來回拉鋸,昨日煤炭今日有色,煤飛色舞聯動變成前赴後繼,對於現在的行情來講,不倒下去上漲的信心就會存在甚至蔓延,不倒下去市場就會起來。

  後市展望:繼昨日以來大盤連續高位震蕩整理兩個交易日,量能委縮拋壓減弱,均線系統多頭排列大盤趨勢尚好,個股獨立活躍于指數大盤賺錢人氣和市場氛圍較好,不排除明日大盤在經濟數據公佈後擔憂落地發起向上攻勢,操作上,關注創業板、醫藥、消費、新興産業等相關板塊及個股仍會有不錯表現。

  特別聲明:本文中 "凡涉及個股,均為純粹研究之使用,具體買賣機會請自行把握,更多研究內容。

  券商:中線仍看漲 關注通脹受益股

  週三,兩市低開後維持低位震蕩,金融地産表現疲弱,中小盤股表現強勁,截至全天收盤,滬指跌0.63%收于3115.36點。後市如何運行?收盤後,本網第一時間採訪了兩位券商分析師。

  國金證券楊建波表示,今日大盤受相關緊縮政策預期的影響,金融地産大幅走低拖累指數,盤中熱點集中在醫藥、中小板和滯漲股上,雖然指數出現較大震蕩,但個股行情依然十分活躍,成交量顯示仍有資金踴躍承接短線獲利盤,所以,個股跌幅均不大。他認為,支持市場向好的支撐因素沒有變化,目前市場通過板塊輪動維持著活躍的人氣,短期的調整不改市場中線向好的趨勢,後市仍將震蕩走高。操作上,他建議避免追高,短期關注調整後有重新啟動跡象的資源股和低價滯漲股的機會。

  金元證券吳煜表示,兩市低開低走,全天低位震蕩,市場擔憂明日公佈的CPI數據繼續走高可能引發央行進一步加息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盤面上,稀土永磁概念股捲土重來,金融地産仍延續調整的走勢。他表示,後市需要關注經濟數據的情況,只要不出現超乎預期的情況,大盤回調後仍有上行空間,建議重點關注通脹受益品種。(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