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9日 08: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晨報特約評論員 馬光遠
10月份的經濟數據將於本週公佈,令人關注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走勢並不樂觀,CPI很有可能再創新高,直逼4.0%的心理大關。
從物價態勢看,無論是食品價格,還是非食品價格,普漲的態勢極為明顯:國家發改委公佈的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顯示,在包括蔬菜、糧油、鮮肉類及水果共31個監測産品中,與9月份相比,共24種産品價格呈不同程度上漲,其中食用油和蔬菜價格上漲尤為明顯。而非食品方面,由於棉花的暴漲導致服裝類價格至少上漲三成,甚至連土豆和蘋果都加入了爆炒的行列。而最近美國再次祭起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大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看漲,加之熱錢的加速涌入,使得輸入性通脹的形勢也極為嚴峻。
事實上,自今年7月份以來,CPI重回3.0時代,儘管各方都在遮遮掩掩,中國目前已經進入通脹時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貨幣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管理通脹預期是其首當其衝之責,在8月份CPI衝高至3.5%之後,9月份CPI再創3.6%的新高,最樂觀的預計,起碼在兩年時間內,中國的物價指數再次回到3.0%之內基本無望。在國內負利率和流動性過剩的現狀下,保值的壓力使得遊資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炒作,而這一切的最終根源則是由於貨幣超發。數字也表明,2009年中國的GDP是1978年的92倍。但同期廣義貨幣供應量2009年60.62萬億元卻是1978年859.45億元的705倍。這意味著,中國的民眾為經濟增長承擔了相當大的成本。
而且,必須指出,中國目前的CPI是被嚴重低估的,可以説,按照目前統計出來的CPI,我國的物價水平遠遠超過了3.6%,在CPI被低估的情況下,民眾事實上承擔著比CPI更高的通脹稅。也就是説,為了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事實上是在向居民徵稅。很顯然,這種追求高速度,而不顧居民幸福感的發展思路已經被“十二五”規劃所拋棄,中國經濟要追求速度,但經濟增長的速度應該匹配於民眾的幸福感,而不是相反。沒有幸福感的速度,只會導致經濟的畸形發展。
特別是,根據歷年中國物價上漲的基本規律,明年的上半年將成為物價集中爆發的極端,季節性因素再加上貨幣流動的滯後效應,嚴重通脹的凸顯期將在明年下半年。這種情況下,決策層必須提升對通脹的警惕,提高通脹在公共政策中的戰略級別,將防止通脹預期的政策及時轉型為防止惡性通脹集中爆發的政策,中國的貨幣政策必須結束寬鬆時代,適度從緊,嚴防物價的失控,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儘早改變目前負利率的現狀,最起碼應該在年內再加息一次,減少民眾對通脹的恐慌。一旦對通脹放鬆警惕,把這只魔鬼從瓶子裏放出來,要再使它回到瓶子,恐怕就太難了。
嚴重的通脹,是一種對民眾福利和幸福感的剝奪。高漲的房價,不斷飆升的生活用品價格,以及每天貶值的貨幣……這是一種非常扭曲和不公平的經濟生態。我們説,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居民收入經歷了真正的“失去的十年”,在收入增長落後於經濟增長和政府財政收入增長,而支出又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如果經濟增長和通脹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動,如果再以貨幣超發促經濟發展,只會導致收入分配格局的繼續惡化。因此我們呼籲,決策層必須拉響惡性通脹的警報,未雨綢繆,實事求是,直面中國物價的嚴峻態勢,在對低收入民眾進行物價補貼的同時,及時轉變寬鬆貨幣政策,改變負利率的不正常現狀,釋緩民眾的焦慮,而不是以非人道的高通脹換取經濟增長的漂亮數據。
(作者為經濟學博士,央視財經頻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