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富士康也玩家電連鎖 與麥德龍合資品牌將開業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08: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家電連鎖的最大特點是其複製性,萬得城的成功與否在於模式是否有創新,如果一味地複製蘇寧、國美,肯定行不通

  在蘇寧、國美為家電連鎖老大地位“激戰正酣”時,半路殺出了萬得城。繼“萬馬奔騰”村鎮店落地、“飛虎網購”正式上線後,11月17日,富士康科技集團(簡稱“富士康”)與德國最大零售商麥德龍集團(簡稱“麥德龍”)合資的家電連鎖品牌“萬得城電器”在中國第一家門店也將開業。

  這不,11月4日,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也來到上海,為之後的開業預熱。“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商,雖然與電器銷售是在不同的領域,但是隨著中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轉變的趨勢,我們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郭臺銘在萬得城首店參觀時如是表示。言下之意,進軍電子零售業或已成為代工巨頭富士康轉型升級的新出路。

  分層式佈局

  早在2009年3月,麥德龍與富士康就簽署了建立一家合資企業的意向性協議,後共投入2億美元合資成立萬得城電器,雙方分別佔股75%和25%。根據兩者協議,至2012年,萬得城在上海的門店數量將突破10家,之後向全國拓展,預計到2015年,其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將超過100家。

  縱觀之下不難發現,對於進軍中國電子零售業,富士康在動作頻頻之下,並沒有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而是採取了分層式佈局。從實體店擴展到網購平臺、從村鎮到一線城市,其自建渠道的步履已逐漸加快。

  據了解,富士康計劃在內地的渠道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是與麥德龍合作的萬得城,擔當在一線城市與蘇寧、國美對抗的重任;第二是進駐大型超市如大潤發、家樂福,在超市中開200多家“店中店”;第三是以賽博數碼為主體在二三線城市開IT賣場;第四是覆蓋三線以下城市的“萬馬奔騰”商店和“飛虎樂購”等購物網站;最後,還有鴻海科技關聯企業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萬馬奔騰”是富士康鼓勵員工回到五六線城市創業的計劃,一方面幫助員工增加收入,同時為自身建立零售渠道。按照郭臺銘的要求,“萬馬奔騰”將在中國內地開滿2000家店。另外,其線上商城“飛虎樂購”也已于8月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內遷為轉型

  經過“十三跳”事件後,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富士康選擇把生産線內移,包括鄭州、成都和重慶等地。但是在有些業內人士看來,選擇內遷遠不止規避成本那麼簡單,從長遠來看,更是一種提前的戰略佈局。

  一位接近富士康的業內人士曾對媒體表示,代工早已滿足不了郭臺銘的胃口,在他未來的計劃中,渠道比産品更重要。有消息顯示,富士康之前與很多客戶簽訂的關於“富士康不準有自己的品牌”協議將在明年終止。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科技集團通路事業群董事長胡耀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將來富士康供應的商品中也會有自己的品牌出現,而不僅僅是一個加工企業。”

  “從産業發展的趨勢及目前市場環境來看,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加工製造模式對於企業來説,不是長久之計,富士康走出這一步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長久佈局的結果。”長期關注富士康的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馬林表示,轉戰電子零售市場對於富士康來説是基於自身優勢的選擇。

  據了解,目前,富士康與電子銷售有關的業務已有四條戰線:賽博數碼、萬得城、“萬馬奔騰3C店”及飛虎樂購在線平臺。

  勝算有幾許

  有業內人士坦言,能夠讓萬得城底氣十足地喊出開店計劃的重要原因是其背後富士康的實力。有消息稱,萬得城正在引入供應鏈競爭,因為富士康在製造領域極具優勢,這可能會給萬得城在採購成本上帶來優勢。另外,這也説明富士康正在尋求轉型,尋找製造業的增值路徑。

  不過,有家電專家分析指出,家電連鎖的最大特點是其複製性。萬得城的成功與否在於模式是否有創新,如果一味地複製蘇寧、國美,肯定行不通。

  事實上,不管是實體領域還是網上平臺,對於富士康進入銷售領域,不少人士仍表示質疑:在實體領域,萬得城的規模與蘇寧、國美根本沒法比,在B2C方面,京東商城、世紀電器、淘寶3C商城等網購平臺發展迅速,同時蘇寧、國美等實體店也在積極上線,競爭十分激烈。

  此外,富士康早期在電子銷售領域的失敗經驗也讓人不能對其信服。如2001年底鴻海集團收購賽博數碼廣場60%股權賽博數碼,並計劃從原來的50家提高到500家,但由於業績不佳産生巨幅虧損,最終只保留了40家左右的門店。

  至於富士康將來在電子銷售領域的作為,張馬林表示“很看好,甚至可能後生發力”。“國美的股權之爭對於富士康進入家電零售領域來説是一個難得的時機。相對於蘇寧、國美來説,它更具成本優勢,此外,充裕的資金以及豐富的國際市場運作經驗都將助其一臂之力。”

  (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