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證券市場 >

市場今非昔比 把握兩條主線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07: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今年4月份,兩市大盤均以跳空低開的方式拉開調整序幕,半年之後,中小板指數早已創出歷史新高,滬深300和深成指已將4月份形成的斷頭鍘刀的走勢修復完畢,而上證綜指也以跳空高開高走的方式回補了前期缺口。短短半年時間,A股市場變化今非昔比,這種趨勢上扭轉性的變化也告訴我們,中國股市從結構性牛市到牛市行情的轉變已走出實質性的一步。面對個股全面活躍的市場局面,我們認為大盤已不再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把握個股機會才是眼下最重要的投資策略。

  A股與全球股市同步起舞

  發達國家持續實施低利率政策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繼續處於過剩狀態,弱市美元政策引發的美元持續貶值使得金屬及大宗商品的價格持續攀升。通脹預期已經上升到主流大眾思潮當中。儘管中國在4月份推出了針對房地産市場的國十條和指數期貨,並導致A股出現階段性的下跌,然而回過頭來看,中國股市並沒有區別於全球市場走出特立獨行的行情,更為顯著的是,它與美國及歐洲股市一起,都在流動性過剩與通脹的大背景下週期跳躍、震蕩上行。事實上,在一場流動性推動資産價格上漲主流趨勢中,國內的房地産調控,乃至銀行業地方融資平臺規範等,已不是A股市場運行的主要矛盾。從這個角度判斷,A股市場將走出估值修復行情,並階段性地遠離基本面,與全球資本市場一起在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中跳舞。這也提示我們,在判斷行情趨勢同時,不要過分拘泥于經濟增長、企業利潤本身,而要看流動性過剩的情況是否發生逆轉。

  結構性牛市向全面牛市轉化

  2008年底政府推出的4萬億投資計劃,一度刺激所有個股全盤走高。但2009年以來行情的反復震蕩告訴我們,其實A股市場經歷的仍是結構性行情,涌現出的是結構性的機會。這種市場特徵一直維持到2010年7月份。在這之後,我們注意到,市場當中已經沒有漲跌非常分明的群體,大小盤股的風格對比也不如以往那樣鮮明,10月份藍籌股輪番上漲,更是將市場“結構性”逐漸打破,轉而出現“整體性”變化。典型的是就市場頻繁出現普漲普跌的行情,即便部分時候有分化,但總體上所有個股的股價重心隨指數一起在上移。這種變化,我們稱之為結構性牛市向真正的全面牛市轉變。或許這樣的轉變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或許仍有觀點認為創業板大小非減持會帶來小盤股整體調整,但我們認為,未來市場難尋漲跌非常分明的個股行情,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有漲多與漲少的區別。

  把握兩條主線的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目前市場熱點的演繹仍緊緊圍繞“通脹預期”、“調結構”兩條主線展開。從通脹角度看,包括資産及要素價格上漲系列和抗通脹系列炒作線索。前者如農産品(000061)漲價、資源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投資機會;後者如大消費及航天軍工板塊的炒作機會。從結構的主線出發,市場挖掘的機會其實也相當多,典型的如節能減排産生的供求變化投資機會,央企及地方國資整合帶來的投資機會;戰略性新興産業如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機會。近期炒作力度比較大的稀土永磁、物聯網、雲計算等等都是這些線索下被挖掘出來的機會。

  事實上,目前A股市場已經到了全盤活躍、滿眼熱點的局面,這對投資者來説,其實是好事情。因為,現在選股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漲得快慢之分。能夠把握到一些行業、公司基本面事件線索,或許可以取得不錯的超額收益;而即便是關注自己熟悉的領域,甚至是守株待兔的辦法,依然也會有一定的收穫。總之,淡化指數、精選個股仍是我們提倡的主要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