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21世紀經濟報道:伯南克的"敵人"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14: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QE2終於來了,但精彩還遠沒有結束。

  當地時間11月3日,星期三,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宣佈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簡稱QE2)的貨幣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

  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當天發佈的貨幣政策決議中説,美聯儲將在此後的各月中逐步實施這一計劃,預計每月將購買75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此外,美聯儲將延續把資産負債表中到期的債券本金進行再投資、購買國債的現行政策。

  QE2公佈後,美元下跌,股市上漲,商品期貨上漲。瑞士信貸固定收益全球策略總監James Sweeney對本報記者説,市場變動趨勢是“教科書式的”反應。

  稍有意外之處在於,美聯儲希望QE2能拉低債券利率,但3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當天不降反升。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30年國債利率不降反升,更多的是市場對通貨膨脹死灰復燃的預期。

  QE2五大意外

  儘管市場認為QE2基本與預期相符,但華爾街還是在FOMC嚴謹的措辭中找到了多個不同之處。在週三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花旗集團經濟學家Greg Anderson和Steve Englander列出了FOMC聲明的“五大意外”。

  對市場有積極影響的意味之處有兩個,一是之前市場最普遍的預期5000億美元,而實際規模為6000億美元。另外,FOMC聲明中四次提到“使命”一詞,其中包括使用了“法定使命”,花旗認為這意味著美聯儲可能以此為依據,稱只要沒有達到目標,法律就要求他們繼續QE。

  消極的意外有三個,美聯儲每個月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比之前的預期稍低;買的是中期債券而不是長期債券也令市場失望;同時,明年將有更多對QE持質疑態度的美聯儲官員獲得投票權,使得對該項目的“定期審查”變得複雜化。

  美聯儲表示,將根據未來獲得的信息對其債券收購活動的速度和資産收購計劃的整體規模進行定期審查,並將在必要時候對這項計劃作出調整。

  QE2計劃意味著,美聯儲將維持目前聯邦基準利率在0-0.25%的區間不變,聯邦基準利率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超低水平。

  這將不僅加大還將加快通脹預期風險。

  高盛美國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認為,QE2對美國GDP的提振作用可以達到0.5%,但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很可能在1.5%-2%之間,“如果經濟增長無法達到3%的話,就業問題沒有改善的希望”。他還預計,QE2不會産生長期通脹問題,未來一段時間,通脹都會比美聯儲2%的目標要低。

  堪薩斯聯儲主席霍利格是唯一一位投票反對QE2的官員,他認為收購更多債券風險高於收益。他還擔心,QE2將在長期內導致長期通脹預期上升,從而令經濟産生動搖。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美國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David Greenlaw告訴本報記者,QE2因為成本很小,其收益也很小,對經濟的幫助作用會比較有限。他説,QE的成本就是有可能創造泡沫,“不管是商品還是債券市場,這都是一個合法的長期憂慮”。

  美國億萬富翁私募投資者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在今年的全美華人金融協會(TCFA)年會期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不管美聯儲買多少國債,基本上沒有用”。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在同一場合對記者表示,“QE2註定要失敗”。

  伯南克的天敵

  在QE2啟動前,美聯儲官員們在3個月時間裏陸續表達對QE2的看法,已經開展過一輪公開大辯論。在接下來短短幾天內,同一批人都將利用各種公開露面機會來解釋、評論、或譴責這個“美聯儲過去數十年來最為重要的舉動”。

  最等不及的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親自出面為QE2辯護。

  伯南克説,當前基本通脹水平低於2%,低於理想通脹水平,而過低的通脹對經濟發展不利,特別是經濟困難時期。一些極端的例子還顯示,過低的通脹會轉變成通貨緊縮,物價和工資下跌,並導致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滯脹。

  同時,低通脹也説明經濟發展仍有一定量的閒置生産力,伯南克説,這意味著為了提高就業率,在避免經濟過熱的同時,調整貨幣政策仍可有所作為。

  美聯儲的信心在於,QE2在其他國家曾取得過成效,這次也應該會再一次發揮作用。伯南克的解釋也是“教科書式的”。他説,投資者過去數月對QE2産生預期,因此股市上漲,長期利率下跌。低按揭利率可刺激民眾買房;低企業債券利率可以鼓勵投資;高股價可以帶來消費者財富增長,提振消費者信心,刺激消費,進一步帶動收入和利潤增長,形成經濟發展良性循環。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